第 100 章 后续影响2

唐朝长安城,原本就颇受欢迎的蹴鞠和马球这几日更加火爆。

只见一群女子身穿胡服,组成两队在竞技踢球。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00 章 后续影响2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她们身手矫健,在球场上拐,蹑,搭,蹬,捻,踢得十分精彩。

场外,看客们齐齐叫好,还替她们喊出了踢球招式的名字:

“好一个转乾坤!”

“燕归巢踹她!”

“斜插花漂亮!”

甚至还有自发为不懂蹴鞠的看客做文艺解说的:

“风摆荷!”

“佛顶珠!”

唐宋时期的蹴鞠,招式有着非常好听的名字,转乾坤,燕归巢,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等,带着文人的风雅。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一起微服私访,同样混在人群中含笑看着。

一边看,李世民一边嫌弃大舅子:“我跟夫人出来散心,你来凑什么热闹,你是没自己夫人吗?”

长孙无忌回呛:“我跟妹妹出来游玩,你来凑什么热闹,你是没自己妹妹吗?”

长孙皇后夹在两人中间,目不斜视地看着女子踢球。

等到一局结束,长孙皇后突然从中间跑出去,跑向正在中场休息的女子球队。

李世民:???

“等等!夫人!”

长孙无忌:“呵呵,你夫人嫌你吵闹。”

李世民:“哼,明明是你妹妹嫌你吵闹。”

当看到长孙皇后作为替补加入蹴鞠队,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喊道:“夫人/妹妹加油!”

受到蹴鞠少女们的感染,想起少女时光自在生活的长孙皇后一时冲动跑去蹴鞠,原本还有些后悔。

但是真被蹴鞠队热情答应让她上场后,又有些跃跃欲试。

虽然踢得不好,但是也不是比赛,试试也无妨吧?

直到听到外面两个丢脸大男人的呐喊,什么犹豫都被喊没了。

长孙皇后只觉得他们丢人。

她红着着脸:听不见,听不见。

沉迷踢球,什么都听不见。

哼,男人,真是聒噪!

当天幕都推崇尚武之风后,从宫中到军营到民间,男男女女更加喜爱蹴鞠马球和武术了。

军营里的士兵更加激烈的在举行相扑,在比试马球,比拼剑术;

将军们拿着新出炉的沙盘,在演绎模拟战术,看似没有厮杀之声,但是每一次小旗子的倒下,都伴随着将军们的揪心和紧张;

寺庙里在研究武术套路,想要让少林武术在大唐提前出现。

道观同样不遑多让,一边对打一边让人刻印武术秘籍,想要压过寺庙招收更多弟子。

而民间,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开始舞棍弄棒。

浙江地区,一个小女孩正拿着棍子舞得虎虎生风,来往的邻居见到,笑眯眯夸一句:

“硕真的棍子舞得不错!”

陈硕真咧嘴笑了笑没回答,只是棍子舞得更起劲了。

她妹妹怕累,也舞了一会,就扔下棍子:“阿姐,好累啊,不想练了。”

“那你休息一下。”陈硕真也没继续要求妹妹学武,妹妹到底年幼一些。

但是看着姐姐一直不休息的在练习,妹妹也就喝了杯水,坐了一会,最终还是捡起棍子继续练习。

她们不比其他有父母呵护的人,自幼父母双亡,一直寄人篱下,现在被邻居收养着。如果不是天幕传授了许多做活的法子,两姐妹可以帮得上忙,同样不富裕的邻居已经快揭不开锅,两姐妹差点为了一口吃的自卖给官宦人家当下人。

现在陈硕真帮邻居做面食,她脑筋聪明,学得快,力气也大,做得一手好炊饼。邻居一家人有了额外的收入,每日挑着炊饼去售卖时也给了两姐妹自由时间玩耍。

妹妹看着陈硕真满身的汗水,有些羞愧。

从前,一直是姐姐在呵护着她,但是她也不想一直拖姐姐后腿,自己也要努力。

此时的两姐妹还不知道,未来的陈硕真,凭借武力和一腔意气在历史上留下了短暂却绚烂的一笔。

唐高宗年间,因为遭遇洪灾,官府不但不开仓放粮赈灾,还照样征收各种赋税,导致民不聊生,卖儿鬻女,流离失舍,饿殍载道。

陈硕真不顾自己安危,偷偷打开东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结果被东家发现,吊起来殴打,打得陈硕真遍体鳞伤。

愤怒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趁着夜色冲入关押陈硕真的柴房,将其救出。

公元653年,陈硕真正式宣布起义,与官府进行对抗。

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权,还自称为“文佳皇帝”。

在华夏历史上,参加农民起义的妇女不计其数,但做领袖的妇女却寥若晨星,而做领袖且又称皇帝的女性,则只有陈硕真一位,她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女子。

贞观年间,此时还年幼的陈硕真挥舞着木棍,看着有些疲惫的妹妹,用梦想鼓励妹妹:“以后,我要当大将军!”

妹妹感觉手臂沉重的都没法抬起来,拿起棍子说话都没力气了:“我们是女子,女子怎么能当将军……”

刚说到这里,就听到一群人热热闹闹朝这边奔跑过来,她们听到有人在大声宣告朝廷的新政策:

“朝廷开武举了!”

虽然听到天幕说过大唐的女帝首开武举,不少人也羡慕,也听到了长安那边传来的改制消息,但是当真听到开武举的消息,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在天幕的刺激下,李世民最终还是决定,提前开武举,让全天下的武者都兴奋了。

陈硕真放下棍子兴冲冲跑上去询问:“武举限制性别吗?”

“嘿,你还别说,这一次朝廷特意强调,不分性别,男女都可!”被问的男子也没看不起这小丫头,看着她手里提着棍子练得满头大汗得模样,就知道也是志同道合

的武林中人,特意补充道,“不过比试的时候也不分男女,女孩子上场容易受伤。”

男子或许只是见陈硕真年幼,特意提醒一句。

但是陈硕真并不需要这样的怜惜,她要得只是一个能与男子公平竞争的舞台。

只要能有机会站上那个舞台,她就一定可以打败所有对手,用实力证明自己!

陈硕真与男子道谢后,回到家中,再次捡起棍棒,这一次练的更加认真了。

妹妹心疼姐姐的胳膊,揉面提水那么辛苦,又来练棍子:“阿姐,你还小,急什么。”

“是啊,我还小。”陈硕真两眼发亮地看向长安城的方向,“这一届武举我没机会,但是下一届,下下届,我一定要去。”

“我要好好习武,争取早日当上女将军!”

妹妹默默拿起棍子,跟在姐姐后面练习。

尽管手臂依然酸疼,但是她还是不想距离姐姐太远。

年幼的小女孩崇拜的看着姐姐的身影,脑海里闪过一个模糊的想法:

等以后,姐姐参加武举当状元,自己就当探花!姐姐当将军,她就当军师!

她们姐妹俩,一定能够一起青史留名!

比起大唐的热烈洒脱,挥汗如雨,宋朝的气氛颇为紧张。

曾经的宋朝重文轻武,实行弱民政策,连对蹴鞠都有限制,认为竞技比拼不雅,谁知却被天幕骂了个狗血淋头。

“大宋后世子孙,若有实行重文抑武者,当废帝重立!”赵匡胤一边骂,一边狠狠地瞪着赵光义,都是这个混蛋的锅!

赵光义低着头,知道每次被骂后哥哥对他杀心大盛,铁了心装死,打算能苟多久是多久。

赵匡胤冷哼一声,当着满朝文武与儿孙的面严词厉色道:“朕不认只会卑躬屈膝的子孙!”

“朕好歹是‘赵太祖长拳’和‘盘龙棍’的祖师爷,你们一个个怎么那么废!”

“从今天起,世家公子君子六艺必须好好学,朕要考试!”

刚从军营被召回的赵德芳、赵德昭、赵光美站在下首,能看到明显的变化。

被扔到军中与士兵一起同吃同住,还被迫参与剿匪,还是穷山恶水的山沟沟里面,环境艰苦,士兵不认人也不把他们当贵族看,还被老兵欺负过,现如今被训练了一个月,终于有机会被接回来。

三人齐齐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但是心态也变了许多。

站在朝堂上,三人比较整齐的变化,是黑了,瘦了许多,气质大不相同,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对于赵匡胤的提议,三人都表示支持。

只有亲自做过底层士兵,才知道当兵的苦,知道武将并不是文人动动嘴那么简单,知道武将需要对所有士兵的生命负责所承受的压力。

但是他们支持,不代表他们的孩子支持。

“皇爷爷,我不喜欢骑马,颠簸的屁股好痛。”

“我想学划船,可以去海上

吗?”

皇爷爷!我学射箭可以去打猎吗?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三人都已经成年,自然是有子嗣的,皇孙们没吃过苦,现在有的被天幕的武林激起习武之心,也有人依然喜欢躺平,根本不想习武吃苦。

其他皇室宗亲,同样也有不愿意的。

大宋曾经把宗室当富贵闲人养,他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怎么突然就要辛苦习武了?

“还有公主们。”赵匡胤嫌弃地看着自己的宗室,又看向自己并不多的女儿,“天幕说过赵家皇室早早夭折的很多,你们也不想年纪轻轻芳龄早逝吧?”

他曾经夭折了三个女儿,现在还剩下三个女儿,让赵匡胤总担心身体不好也早早去了。

看着父亲担忧的眼神,昭庆公主柔声道:“都听父亲的。”

另外两个妹妹也顺从地点头。

赵匡胤很满意。

还是女儿们乖巧,跃跃欲试看起来好奇心强多了。

再回头看一眼或者满脸不情愿、或者已经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新玩法的废物王孙们,赵匡胤就满脸嫌弃。

一个个不是玩心太大,就是已经把书读死了,实在不行,自己就把赵太祖长拳和盘龙棍传给女儿,一群废物!

除了养在深宫的皇孙和宗亲让人操心,在军营反而还好,一切在有序变革着。

宋初赵匡胤还在位的时候,还没有经过赵光义的刻意重文抑武,拯救军事还来得及,军队很快也开始正式用上武器。

“轰——”

“嘭——”

“砰——”

原本就擅长制作火器的宋朝工匠,www.youxs.org,www.youxs.org。

听着声音越来越大,就猜到快要接近成功。

而军队中终于开始用上金属的武器开始训练。

除了冷兵器,还有火器使用,只不过朝廷也派了官兵在严厉监视,处于戒备的试行阶段。

一个小兵挥舞着长枪,跟着教头一边学习武术套路,一边跟同乡分享自己激动的心情:

“入伍这么多年,总算拿到真刀真枪了!”

同乡性格谨慎,连忙提醒:“小声点。”

“我这也不就是跟你说说嘛。”小兵嘿嘿一笑,握着金属长枪,觉得果然不一样,自己练起来更威风了。

一想到待会还有火器练习,就更兴奋。

他抬头看着天空,献上真诚的问候:

“感谢天幕!”

但是到了晚上,小兵的感谢说不出来了。

白天的冷兵器热武器练习后,累得不行的时候,竟然还要上课?

全营坐在一起,最上面的,是面涅将军狄青。

狄青语气沉稳,看不出自己同样激动的内心:“我是狄青,来给大家上课。今天给大家讲述行军路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小兵虽然疲惫,但是强忍着疲惫没有打瞌睡,认真地听着。

这是他们作为刺面底层士兵

唯一的学习机会,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小兵听说了,目前的政策只是试行,朝廷要看看有没有用,说还要测试。

他不懂朝廷如何测试,但是他知道,“试行”的意思就是,未来不一定还有这样的机会学习。

他要抓紧这次机会!

不光小兵自己这么想,其他士兵也是这样想的。

上官说听课是自愿去听,但是几乎整个军营都来了。

每一天的课程都不一样,讲课的人不同,带来的知识也不同,让以前根本没机会接触这些大人物的士兵大开眼界。

“我是朝廷派来的文官,负责编写兵书《武经总要》《武经七书》。”一位文质彬彬的文官语气十分吻合,“我没上过战场,所传授的兵法也不能保证一定有用,我主要负责为大家讲授兵书。你们好好学习,自己反复琢磨,希望将来在战场上都能用到我教授的内容。”

有朝廷的斥候,告诉大家辽人和西夏人的不同,以及常见的陷阱,信号的含义……

还有民间社团的武术高手。

“我是弓弩社的社长,来传授弓箭术。”

“我来传授棍棒之术……”

“我武术一般,但是是镖局镖头,带过上百名弟子,大家有什么习武的基础问题可以问我。”

甚至,还来了一名女子。

五官极为朴素的女子上台,在士兵们疑惑的眼神中微微一笑:“我是潜伏在辽国十年的间谍,来传授如何辨别细作。”

士兵们一片哗然。

www.youxs.org?www.youxs.org?就长这样?

女子耐心解释:“首先,大家可能以为细作都是美人,相反,完全不是。”

“真正的细作,首先要不起眼,混入人群中能快速融入人群,不被人追踪发现。”

“我给大家讲述一下我十年里获得情报的方式,让大家学会提高警惕,小心身边的间谍。”女子在大家依然不可置信的眼神中,缓缓开口,一个个看似平淡实则惊心动魄的瞬间,让士兵们紧张地跟着心潮起伏……

大宋的士兵,开始从注重“量”,到提高“质”。

赵匡胤站在夜色中,从宫廷的方向遥遥看向军营。

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贪官贪腐军饷,哼,朕还治不了你们不成。”

明朝,朱元璋看着新送上来的干粮,冷笑一声。

这是他特意命令太医院和御膳房合作做出来的干粮,就一个缺点,难吃,难吃到给畜生吃都不吃。

据太医院特意做实验表示:

马闻了一下就尥蹶子,狗闻了一下后退三十米,猫闻了一下开始龇牙哈气,怀疑有刁民想害它。

但是,优点:营养,饱肚子。

干粮里不仅有米面粮油,还加了肉沫和药材,基本符合人体所有需要的营养。

让太医院精心挑选的药材,是老鼠闻了都要

后退三尺的鱼腥草等药材,厨房在血腥的肉沫中大量加入鱼腥草和其他气味难闻的药材,暗黑料理的气味让大厨们时不时作呕,如果不是为皇帝干活,差点不想干了。

最后混合米面和大量的油盐,揉成饼,烤干,做成天幕说过的戚继光“光饼”那样一串串的干粮,硬的可以当暗器去砸人。

“挺好。”朱元璋亲自尝试地咬了一口,差点没把他的牙给崩下来。

一口下去,干粮没咬下一口,朱元璋取出饼子,看到上面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牙印。

马皇后默默递上一杯热茶:“干吃拉嗓子,喝点热水。”

她没点破干粮有多难吃,看着儿子们一个个踩坑。

朱棣吸了吸鼻子,这味道,怎么奇奇怪怪的?

“父皇,这干粮味道如何?”

“挺好。”朱元璋面色无异,把饼子掰成小块泡到热水里面,自己淡定地吃着,还推荐儿女们吃。

朱棣有心表现一下自己,速度非常快地拿起一块,入手就感觉不太对,这个重量,有点扎实啊,简直跟拿了一块石头似的。

等他咬了一口,笑不出来了。

朱标近几日吃了药感觉好了许多,只是面色微微苍白,已经又能站起来参与朝政,朱元璋以为儿子只是小病,继续让朱标来上朝。

朱标问道:“好吃吗?”

朱棣一脸老实人模样:“挺好。”

好结实,好硬,好难闻,就是不提味道。

朱标微微笑,拿起一块饼闻了闻,然后也要了一杯热水。

没热水,怎么咬得动,他又不傻。

朱标根本不相信朱棣的鬼话。

父皇本就喜欢带他们吃“忆苦思甜菜”,回忆艰苦过往,这种东西对于遭遇过饥荒的朱元璋来说,真不算难吃,只要能饱肚子就是好东西。

对于一起参军打仗过的儿子们也还好,对没怎么吃过苦的皇孙辈就是一种折磨了。

朱标看着自己儿子一个比一个表情扭曲,暗暗摇头。

真是养娇惯了,不行啊。

对于父皇如此举动,朱标也能猜到原因。

大明的国库依然不是很充足,那么就只能用有限的粮食,先保证士兵能够吃到,能够吃饱。

少去从中央发到地方的层层盘剥,这样味道暗黑到让官吏毫无兴趣的干粮,才是真正能发放到士兵手上的救命口粮。

但是哪怕不是皇宫贵族,兵营里吃过苦的士兵也吃得很痛苦。

军队开始一边吃,一边大逆不道的骂皇帝。

“可真是难吃啊!”

“还不是怕狗官贪污,它大爷的,难吃的想杀人。”

“老子宁愿上阵杀敌,也不想吃这鬼东西。”

“天幕说草原上的干粮是牛肉,好想吃牛肉。”

“好想吃牛肉啊!蒙古人在哪里!”

当干粮发到士兵手里,古怪的气味当士兵明明猜到可

能不好吃,还是避免不了人类的好奇心去咬一口尝了尝。

然后,有人发疯,有人发狂,有人啃了一口干粮快速将它装起来,如果有可能,希望活着的时候不需要去动它。

正在议论纷纷时,突然有士兵发出喧哗:“公主来了。”

奇怪,公主来干什么?▁_[(”难吃到咒骂皇帝的小兵还皱着眉头,“视察军队,公主懂什么?”

“听说是来发放军粮的!”同袍一说军粮,小兵条件反射就想呕吐,却听同袍两眼冒光:“有肉!活鸡活鸭生猪那种肉!我看到了好多!”

小兵还以为同袍白日做梦,谁知道真得听到了鸡鸭的叫声。

难道他也幻听了?

此时,军营的将军正在接待带着大批军饷军资的公主,保持一定的距离试探道:

“辛苦公主了,不如为公主接风洗尘?”

公主温温柔柔摇摇头:“父皇说了,这些衣物要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中,我要拿名单给父皇看,请大人不要为难我。”

大明依然存在男女大防,但是既不如以前那样严苛,也允许女子出去做事。

朱元璋出于实用主义,更是出于省钱,想到了让公主来发军饷军资的做法。

正因为男女大防,这些军官想拉拢公主却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

朝廷先送来了棉衣,棉衣多了一点不同,刺绣了名字。

发放棉衣的名单上,领一个勾一个,很特别的是,发放军需衣物的是皇室的公主。

如果想着等公主离开后从士兵手头再没收回去,不怕造反就没收吧,天幕提倡武力,赞扬了不少农民起义军和民间社团后,士兵们可比以前大胆多了。想从他们口中把自己的口粮衣物掏出去,那就是逼他们兵变。

朱元璋大出血一回,先做了难吃的干粮,让士兵感受一下什么叫黑暗料理;

随后又大摆宴席,感受什么叫做帝王恩惠。

士兵们终于吃到好吃的了,一个个狼吞虎咽。

但是这还没有结束。

公主颁布旨意,张贴运输来的军粮,特意命人大声宣读出来:“生猪,活羊,鸡,鸭,鱼,腊肉,米,面,酒水,醋,油……”

“以上军粮,士官享有不同级别待遇。将军份例为……偏将份例为……百夫长份例……普通士兵份例……”

“如有发现数额不对,可向上官请示询问。上官不予回复,可越级上报,由锦衣卫查探此事。”

这些军粮之所以是活物,自然不是只管一两天。

特意张贴出军粮的数量和项目,士兵们还只是狂喜,将军们齐齐一精神。

这岂不是让所有士兵都知道朝廷发放了多少军粮军资?

他们日后还想贪污军饷,士兵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

发现的后果是什么,他们不敢想。

老朱对贪官向来深恶痛绝,锦衣卫若是查出军队贪污军饷军粮,那不就是自己找死。

公主送完

军粮,回到自己的住所单独住下,所带的伺候者全是来自深宫,哪怕将军们想打探消息也无法靠近。

将军们就算心有不满,也无可奈何。

他们知道,这天要变了。

军队,也要大变。

正如他们所想,朱元璋开始对军队着重发招。

首先,开始恢复了军中蹴鞠和打马球。

朱元璋曾经禁止军中蹴鞠,但并不是因为朱元璋对蹴鞠多么深恶痛绝,相反,是因为前朝的贻害无穷。

从宋朝开始,军中的蹴鞠变成了花式表演,到元朝末期,蹴鞠更加腐败,变成了将领的娱乐活动。

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就见过元朝军队的将军沉迷赏乐,观看蹴鞠通常与沉迷酒色一起出现。就连农民起义军有权有势后也开始有样学样,也开始搞腐败。

比如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亲弟弟张士信,同样是将军,但是每次出兵打仗,都要赌博、蹴鞠,与美人宴饮,但是对军事从不过问。

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便直接禁止了军中蹴鞠。

虽然宫廷与民间还有蹴鞠,但是都是比较娱乐化的表演。

蹴鞠在明清时期已经丧失了竞技性,与喜爱蹴鞠结合的都被认为是玩物丧志,比如明宣宗朱瞻基,除了喜爱斗蛐蛐还喜欢看蹴鞠表演,还有明武宗朱厚照,就是喜欢亲自下场蹴鞠,不仅与太监踢球,还与大盗张忠一起踢过球。

现在,军队开始恢复蹴鞠。

但是要求的是严肃的蹴鞠,是见血的训练。

朱元璋在赋予厚望的儿子们面前,重重地提醒:

“朕宁愿要一群恶狼,也不能要一窝兔子!”

大明内忧外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军队,不能弱!

“少林寺,不能弱!”明朝的少林寺,也正在商量着武术之事。

“不能堕了少林寺的威名!”

一群武僧重重地拿起少林棍,重重跺地。

方丈看着被朝廷亲自送上门的牌匾,眼里是兴奋,也是责任在身的沉重:

“天下武功出少林,我们会用自己的鲜血与战绩证明,少林不仅仅会普度众生,也能武力超度敌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武当派,掌门亲自挥毫写下天幕提到过的书法,挂在议事厅最醒目的位置。

他转过身,看向了召集的各大门派掌门。

“我们,都是被后世子孙认可的大侠,在国家大义面前,一切儿女私情都是小事。”

“大家私底下可以有仇恨,可以斗,但若是影响天下苍生,别怪我无情。”

青城派掌门闻言不耐烦:“少废话,说得像是就你是好人。”

峨眉派掌门语气淡淡:“大家已经聚齐,一起去吧。”

今日,是武林门派决定集体向朝廷请封的时日。

凭什么只有少林寺有僧兵,有朝廷封官?

同样是打倭寇

,他们也很厉害!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赶向北京城。

一直走到朱棣面前,武当派掌门和其他掌门相继上前:

“陛下,我武当派也愿意为朝廷出兵!”

“我峨眉派也愿意为朝廷效力!”

“我青城派……”

“我华山派……”

朱棣喜出望外:“好好好!”

知道武林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朱棣对主动送上门的门派非常高兴。

这些武林门派到了朝廷末年都愿意抗倭护民,比他那不成器的废物子孙有用多了。

“朕愿意相信尔等的能力,但若是尔等仗势欺民,辱没了自己门派的名声,那就同样要接受朝廷的惩罚。”

“为了门派的名声,我们一定会监督自己的弟子。”武当派掌门没有直接说不会仗势欺民,这不能凭借一句话就能成功。

但是为了不辱没门派的名声,为了不辜负天幕的夸奖,他们必须严格管控,必须对得起自己门派的名字!

“我们在后世千古留名,是后人敬仰的老祖宗,这是我们的威名,也是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约束自己的动力。”武当派掌门当着帝王的面,对所有武林门派重重说道:

“若是我们为非作歹,在后世的恶名将会被放大,被人唾弃万年!”

“是!”

武林门派在对着朝廷宣誓对国家的忠诚时,锦衣卫和东厂也在一旁看着。

“兵部搞什么间谍,这是我们锦衣卫最擅长的。”

“我们东厂也不光是会刑罚,也是忠君爱国的。”

清朝的技勇太监也能青史留名,谁说他们明朝的太监就不能保家卫国。

文官书生同样不甘示弱。

明朝末年才有茅元仪的《武备志》,那时已经太晚了,他们现在也要有。

朝廷正在编书《永乐大典》,为什么不能再来一本专门的兵书?

一切热热闹闹,大家各自有了新任务,朝廷有了新的工作,忙得根本顾不上什么党争不党争,锦衣卫和东厂争不争的。

都在憋着一口气,创出新成就,图一个举世扬名。

清朝紫禁城,玄烨正在看八旗子弟打马球。

清初,蹴鞠作为娱乐活动还比较普遍,但是已经接近衰亡。

清朝入关后同样实行弱民政策,禁止人民习武强身,大肆鼓励戏曲等文学娱乐,打压武艺方面的娱乐,蹴鞠失去了练武、练身、练意志的特点,彻底变成了节日娱乐或者宴饮时分的娱乐表演。

因为满人来自北方,善于溜冰,曾有人将溜冰与蹴鞠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冰上蹴鞠”的运动。

但是,这已经是蹴鞠最后的光辉。

当西方体育传入华夏,有了“中西体育之争”后,西式足球取代了华夏蹴鞠,华夏蹴鞠从此彻底走向下坡路,直到现在也没有崛起过。

现在,因为天幕,蹴鞠重新开始提

倡起来。

蹴鞠,马球,冰球,一个都不能少。

田猎,围猎,军事演习立刻开始。

玄烨一点也不想要一群连马都不会骑的废物八旗子弟,宁愿多费点钱还在军事演习上也不想花在养废物上。

围猎每次比较声势浩大,也很费钱,但是打马球日常就可以。

玄烨一时起意并非为了图享乐,是有意考量八旗子弟的马上功夫。

但是看了一会,玄烨依然不满。

这些八旗子弟定然是挑选过的精通马术的士兵,他没有看到全部的士兵。

玄烨看得心事重重,还在想着民间武术的事。

民间社团约束不了,真要提倡,又担心汉人造反。

而且在天幕的倡导之下,原本康熙年间没有清朝末年社团多,现在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结社,习武,朝廷要是反对,民间各有各的方法隐藏。

朝廷也组织了号召,但是并不为汉人信任。

双方依然处在彼此试探的阶段。

而且比起汉人,玄烨更在意此时的西方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现在,正式对着海外派出探子。

等马球赛结束后,玄烨象征性地给出了奖励,当天晚上,就对外送出了一支海外间谍队伍。

考虑到隐藏,这一支队伍,男女老少都有,以自愿为主,第一站,就是离得最近的倭寇。

玄烨亲自为这支队伍送别:“此去日本,危难重重,但是事关重大,还望各位重视。”

“是,陛下!”

一行十二人,齐齐应喏。

玄烨亲自看着他们的背影融入黑暗中,一点一点消失,仿佛是看着大清的未来,也如同这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一样,黑暗的看不清方向。

不知道大清的未来在何处,不知道天幕的到来是否能够改变大清灭亡的危机,也不知道根据天幕的提示改变到底是好是坏……

行动上迅捷,心态上惆怅。

在复杂的心情中,玄烨迎来了七日之期的到来。

当荆咕的声音准时出现时,玄烨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还好,终究是有那么一点亮光的。

【今天的商业贸易,首先从货币说起。】

【而货币,离不开金银铜贝。】

【华夏人喜欢黄金,也有不少方士曾经尝试过“点石成金”。无独有偶,在西方同样有炼金术师研究炼金术。

到了现代,人类依然在研究各种各样的“炼金术”。】

一提到“点石成金”,大家齐齐精神了。

军营里练得精疲力尽躺在地上大喘气的士兵眼睛亮晶晶,努力抬起脖子试图听得更清楚;

民间练习棍棒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庶民,正在自己给自己上药,嘶嘶嘶的呼痛不停,听到这话立刻把呼痛声忍了回去,就怕听漏一个字;

正在提石锁练习力气的女子,满头大汗,放下石锁,擦干从额头上流到眼睛里的汗水,就怕视线被影响看漏了步骤。

还有嬉闹的孩童,平日老人宠爱也舍不得打,这个时候毫不犹豫喝止孙辈的嬉闹,让大家都安静点。

荆咕在天幕上放出了黄金的图片,那金灿灿的诱人光芒,让大家看得眼直,连着荆咕的声音也变得动听了起来。

【假如给你一千克重的废弃手机,一公升的海水,和一千克的粪便,用于提炼黄金。】

【你们猜,这几种炼金术,哪个可行哪个不可行?】

古人:???

什么废弃手鸡?什么海水和粪便?

这些玩意,哪个跟黄金有关了?!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