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第二十五章

就寝时分,徐苓取了成帝喜欢的檀木香点上。

檀木香香气浓厚,每次点了都让徐苓难受地睡不好觉,第二天早晨妃嫔请安,看见皇后娘娘眼下遮都遮不住的青色,等回去,各宫的账册上,不知要划去多少瓷器。

彼之蜜糖,我之□□,别宫想方设法地承雨露,她却是绞尽脑汁地躲开。

纵使和成帝做了近两年的夫妻,亲密事儿也有过,但无论徐苓如何说服自己,她始终无法彻底放下俩人从前的姑侄关系,姑母虽害徐家差点满门抄斩,害她别无选择,在世时对她,对哥哥却是真的好。

姑母膝下无子,把哥哥和她当做了亲生孩子对待,有什么好的珍奇的玩物儿,都会往平津侯府送,她想办宴会,姑母就派了身边最得脸的嬷嬷来给她撑场子。

徐苓曾以为,祖父走了,只要姑母还在,母亲看得再严自己也会是溧阳城里最自在的姑娘。

“皇后在想什么?”

成帝穿着宽松的寝衣躺在床榻上,柔软的枕头抵着腰背,檀木的香气钻进热浴后舒张的毛孔,舒服地他昏昏欲睡。

寝殿的窗没关严实,风漏进来吹着有些冷,徐苓赶紧跑去把窗合拢,道,

“今儿昭阳长公主生辰宴上,臣妾瞧见了淮安郡主。”

成帝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道,“淮安是皇姐亲女,皇姐的生辰宴她当然会在。”

“可皇上,臣妾是在那戏台子后面瞧见的淮安郡主。”

“戏台子后面,”成帝坐直了身子,拧眉问道,“她去那儿做什么?”

徐苓在成帝身边躺下,宽大的床榻一人各占一边,谁也碰不着谁,“不瞒皇上,臣妾曾与淮安郡主有过来往,后来因母亲管束才慢慢断了。只记得淮安郡主是溧阳城最活泼有趣的人儿,交友甚泛,整个溧阳就没有她不认得的人。”

听了她状似羡艳的话,成帝陷入沉思,什么叫整个溧阳就没有淮安不认得的人?

溧阳虽为都城,显贵遍地,但慕名而来的三教九流亦是不少,淮安与这些人交好,到底是真天真,还是另有算计,送淮安和亲匈奴,他能看住长公主府的动静,却没法面面俱到地管那些三教九流之人如何作想。

和亲事关重大,他决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

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徐苓捏着被角靠近神情冷肃的成帝,“时间不早了,臣妾伺候皇上歇息吧。”

“好。”成帝捏住她伸向自己的手,细细把玩。

徐苓唤守夜的佩环进来熄了烛火,未央宫昏暗一片。

佩环走出正殿,外边细细密密地下起了小雨,见栀子花丛旁蹲着的人还没离开,她取了油纸伞走近劝道,“皇上和娘娘已经歇下,这边有我看着,公公不如回去罢。”

竹尘看了眼她放在花丛旁的油纸伞,没有说话。

佩环急了,迈步挡住他死死盯着正殿窗户的眼睛,“公公上回挨得板子伤还未好全,叫雨一淋,伤口难免反复。公公且听我一句劝,回去歇息吧,娘娘的性子咱们都知道,说了不见就是不见,就是淋雨跪上一整天,不过无用功。”

竹尘还是不吭声。

佩环也是有脾气的,好说歹说都没用,当即叫来两个摩拳擦掌的小太监,一人一边架起竹尘,软的不吃,她就用强的,扛也要把人扛走。

“竹尘!”

眼见竹尘抬起手肘,生生把两个小太监打出一丈之外,佩环压着声音恨恨骂道,

“皇上还在,你闹出如此动静是想让娘娘受责罚吗!”

受责罚,他怎么会想要她受责罚。

竹尘收了拳,也松了全身力气,耷拉着宽肩往背向正殿的方向走,他只是想和她说说话而已。

她都已经多久没和他说过话了啊。

人走得瞧不见了,佩环从钱袋里拿出几块铜板扔给躺在地上捂着肚子喊疼的两个小太监,道,“拿着钱,私底下寻太医令看看去。”

拿了钱的小太监顿时不疼了,一轱辘起身,点头哈腰地说好话。

陪皇后娘娘入宫以来,佩环什么好话没听过,这会儿也只是摆摆手,让两个小太监退下了。

说起来,这人与人的运道真是奇怪,守规矩会说话的,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做个杂扫奴才,固执放肆不懂尊卑的,倒是一飞冲天,成了谁都惹不得的掌事公公。

可惜啊,佩环曾见过老平津侯的功夫,竹尘刚刚出手的仗势,在她这个外行人看来,竟也没比老平津侯逊色多少。

所以说人之运道,参不透的。

就如当年,她伴着小姐入宫觐见先皇后时,谁能想到会有后来这些事呢。

另一厢,竹尘回了屋子,天色已经很晚,他却了无睡意,跑去屋前的梨树下用铁锹铲土,铲到一半,看着脚下乌漆嘛黑的洞,才想起来原本埋着的两大坛子桃花酿,一坛因他醉酒而被皇后娘娘倒了个干净。

一坛在昨夜,被他在前天夜里因被皇后娘娘久不召见而恼羞成怒砸了个西八碎。

果然这做人呐,不能图一时爽快。

雨停了,竹尘认命地看着被铲到一旁的泥土堆叹了口气,认命地一铲一铲把坑重新填平。

等事儿做完,出的汗都能用来洗衣裳了,竹尘抬首瞅瞅天色,得,今夜又是不用睡了。

用脚把填平的坑再踩实,竹尘翻身跃上梨树,寻了根最粗壮的枝躺下,手枕在脑后,仰躺着想品品皇后娘娘说过的‘月明星稀’,只可惜,今夜有雨,别说星星,就连月光都被云障遮挡得严严实实。

没星星没月亮,竹尘也没那闲情逸致做什么画饼充饥,当即要翻身下树。

电光火石之间,望着梨树根周围被填的一如从前的地,竹尘又想起皇后娘娘曾说过的另外四个字——

破镜重圆。

他没读过书,以为破镜重圆就是指和好如初,正如他能一手把坑填平,既然泥坑能填平,凭什么他和皇后娘娘就不能破镜重圆。

对啊,凭什么不成。

竹尘飞下树梢,绕着梨树走了两圈,这里踩踩,那里踩踩,直到被填平的坑,彻底看不出痕迹后,才哼着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小调,信步回了屋子。

天色大亮,妃嫔齐齐入未央宫请安。

因前些日子在几个高位妃嫔手底下吃了亏,徐玉菱近几次请安都是来最早的一个,皇后娘娘要用早膳,她就站在一旁伺候,哪还有刚当上美人时的盛气凌人。

后宫里,有些道理,别人嘴说秃噜皮了都没用,还得自己个儿亲自跌两跤才知道。

有人到最早,就有人到最晚。

近临盆日的林婕妤不在,有昭阳长公主当靠山,膝下还有个三皇子的王美人自然就成了拔尖的,每每都要等到请安快散了才来。

明明都是美人的位分,境遇却是大不同。

“徐美人一天天的倒是勤快,真论起来,怕是佩环姑娘都比不上。”王美人又是踩着点到,刚进门,便等不及冷嘲热讽。

把徐玉菱和佩环作比,一个是一宫之主,一个是伺候人的宫女,字里行间,都是看不起徐玉菱身份的意思。

气得徐玉菱那是满脸通红,恨不得起身撕烂王美人那张不饶人的嘴。

打狗也要看主人,宫里谁不知道,桐华宫的徐美人是皇后娘娘同宗,王美人在众人面前如此落人面子,不也是没把徐苓看在眼里的意思。

徐苓贵为皇后,用不着放下身段和她急赤白脸地争,有的是想寻求庇护的妃嫔抢着表现。

“瞧瞧王美人这话说的,咱们身为妃子,伺候皇后娘娘不都是规矩里的事儿吗,怎么到妹妹嘴里,就成了上不得台面的事儿了。”说话的是关经娥,是潜邸时伺候成帝的老人,平日颇得成帝敬重,膝下还有个大公主,算是宫里的体面人了。

伺候皇后是上不得台面的事?

这话谁敢接,换做旁人早唯唯诺诺地跪下为自个儿口不择言求情了,偏王美人不是,寻了位子坐下,脸上连后怕都没有,摸着鬓边成帝新赏赐的茉莉花簪子,道,

“伺候皇后娘娘当然是规矩,可妹妹伺候皇上已经是费心费力,不像关姐姐这精力多得用都用不完,怪可怜见的。”

就差指着关经娥的鼻子骂她昨日黄花,不得圣宠了。

眼瞅好好的请安被王美人闹得不成样子,徐苓也有些着恼,指戒磕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本宫要是记得不错,王美人是扬州人士?正好,徐美人也是扬州的,远在溧阳,同乡相见,自当珍惜万千才是。”

“扬州?王美人不是溧阳人吗。”不知哪个妃嫔问出了声。

关经娥笑着接过话茬,“王妹妹可是正正经经的扬州人士,咱们溧阳的风土,可养不出妹妹这般水嫩嫩的人儿来。”

“却是没想徐美人竟也是扬州人士。”

关经娥看向徐玉菱。

关经娥说完话,殿里的气氛便诡异起来,尤其王美人的脸色,黑如锅底。

徐玉菱虽不知其中关窍,但见徐苓没有出声制止,便接着关经娥的话道,“家父扬州县令徐守道,不知王姐姐家世从何?”

话音刚落,就见王美人腾地起身,一双美眸里简直要喷出火来,

“皇后娘娘,臣妾身子不适,先行告退了。”

说完,不等徐苓作答,转身就出了正殿。

家世从何?

王美人一个逃难进溧阳的人,连家都没了,谈何家世。

若非靠着一张肖似长宁郡主的脸得了昭阳长公主的青眼,这会儿还不知在哪个角落旮沓里求饭吃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