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目标青州

出了大司马门,刘裕还是一头雾水。除了那句诗的评价之外,再也没跟自己谈论任何政事,这新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宫内。

“陛下,这位青州刺史如何?”

出言问话的是桓熙的幼弟,琅琊王桓玄。

桓熙回道:“灵宝啊,这个刘裕给我的感觉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似乎可以信任,但是阿谀奉承有些过头了。”

桓玄笑着道:“陛下,一个寒门骤然居高位,对皇帝单独召见自然诚惶诚恐。这样才好控制嘛。给点小恩小惠就能让其忠心不二。要是王谢这种大族,除了天下,臣弟想不到还有什么能让他们动心的。”

桓熙想了想也是,这段时间接触的刘牢之同样也是这个样子的,只不过刘裕的反应更加游刃有余一些,于是点头道:“也罢,那就适当跟他接触一下吧。看看此人的心思如何。”

“是,陛下。臣弟告退。”桓玄躬身离开。

桓熙看着窗外的落梅叹道:“天高红日白云低,何时桓氏才能如此啊。牢笼中的皇帝还是皇帝吗?”

......

从皇宫出来,一路前行来到盐市中的淮扬商号总部。

陆谦迎出来道:“姐夫,你终于来了,大家都等了好长时间了。”

刘裕一路走进三层的大会议室,笑着拱手道:“下朝之后被皇帝留了一会儿,让各位久等了。”

见刘裕进门,其他股东纷纷起身道:“哈哈,恭贺刺史大人高升!”

众人寒暄一会儿,刘裕坐下道:“关于我们商号承接北府兵粮草的事情,我老师已经同意了。”

“太好了!”

这个好消息让众人热烈鼓掌。

刘裕压了压手道:“三十万石粮食,以北府兵的战利品抵押,两个月之内筹齐,能不能做到?”

“能!”刘穆之的父亲刘宽立即起身道:“我家儿子还在军中,刺史大人放心吧,老夫坑谁也不会坑儿子。”

“放心吧,大掌柜的。”

“不过三十万石而已,两个月之内必然筹齐,送到北府军大营。”

其他人也纷纷道。

“好。”刘裕笑道:“既然大家觉得没问题,那么我们开始第二项议程。我希望商号运粮北上,往青州一带贩卖。”

章武疑惑道:“大掌柜的,这是里通外国吧,咱们商号能干吗?”

刘裕笑道:“大家放心吧,这件事情会秘密进行。贩卖之事会交给北府军处理,你们只需要筹集粮草和运送就好。”

陈陶问道:“这难道是北府军进军的计策吗?”

刘裕摇头严肃道“这事儿不可说。大家一定要守口如瓶。万一从谁家传出去,朝廷必然下旨抄家!”

这件事情也是刘裕跟谢玄商量好的,以淮扬商号的商队为掩护,北府军的斥候假扮客商,摸清楚沿途城池的详细情报,以便大军北伐。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纷纷表示一定保密,绝不向外人泄露半个字。

就在三楼吃了一顿便饭之后,刘裕道:“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回去准备吧。时间紧迫,粮食越早运到越好。舅舅你留一下,我有事情要和你讲。”

本来要随众人离开的赵伦之闻言停步。

等门被到彦之关上,刘裕对赵伦之道:“舅舅,我想让您负责淮扬商号的大体事务。做我的代理人。”

赵伦之闻言道:“这是为何?”

刘裕笑道:“是这样的,娇儿跟我说她不想一直在这里抛头露面,希望舅舅能够帮她,她只负责商号的账目就好,毕竟还要照顾兴弟。”

赵伦之斟酌一下,笑着点头道:“既然寄奴和娇儿都相信我,那我就试试。”

刘裕回道:“舅舅不需要谦虚,您赤手空拳挣下这么大一份家业,商号的事情还不是手到擒来?”

“哈哈。好。”赵伦之笑着点头。

“咚咚。”

“进!”

“家主,您找我。”蒯恩推门道。

刘裕点头道:“没错,有些机密事情要和你商量。”

赵伦之闻言起身道:“寄奴,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们聊。”

“好。舅舅慢走。”刘裕起身送走赵伦之,然后将到彦之也拉进来道:“道恩,仙客来的事情怎么样了?”

蒯恩愣了一下,看了看刘裕身边的到彦之。

刘裕捕捉到蒯恩的眼色,摇摇头道:“无妨,这件事就是要让他知道的。”

“好吧。”蒯恩虽然不放心,但既然刘裕这么说了,蒯恩还是如实汇报道:“我已经训练了大概五百人,目前已经派出去的有一百多人,去往会稽,吴兴,东阳三郡的仙客来分店。”

刘裕闻言道:“分一部分人出来,交给他。最好都是从青州以及附近迁过来的,带有冀州,青州口音的。”

“我!?”到彦之指着自己惊讶道。

“没错,就是你。”刘裕点头道:“我希望你带着这些人先行北上青州,扎下据点。如果此次北伐成功,那里将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是。”到彦之拱手道。

蒯恩盘算一下道:“家主,青州八个郡,就是把这些人都派出去也不够啊。”

刘裕道:“我知道,另外还有一部分是从我手下铁壁营退下来的士兵,大概一千人左右,我会让他们一起北上青州。你手下这些经过训练的人做他们的领导。”

“好。”蒯恩点头。

到彦之插言道:“德舆,我走了,你的安全怎么办?”

刘裕笑道:“哈哈,放心吧。我找到了一个接替你的人选。”说罢指了指面前的蒯恩。

蒯恩指了指自己问道:“我吗?那仙客来的事情怎么办?”

“仙客来本来就不是你在管理啊。”刘裕回了一句道:“我发现皇帝好像对此次北伐不太满意,我怕他联合其他士族整什么幺蛾子,我们的情报部门这次必须随我出发。哪怕皇帝要卖队友,咱们也好提前有个准备。”

蒯恩好奇道:“为啥?这么些人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桓氏打天下吗?”

刘裕摇头笑道:“嘿嘿,你不懂。有时候屁股底下的椅子,要比什么千秋功业更加重要。不然,哪里来的八王之乱,衣冠南渡呢?”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