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劝钱学森回国

“开门。”

门卫笑着点了点头,识趣地给钱学森打开校门,抬手如同奴才一样请钱学森出来。

“这位先生,我们走吧。”

“好。”

听到钱学森的话,于文志点了点头,和钱学森离开。

走出一段距离后,于文志停下脚步,对身后的张小山使了一个眼色。

后者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转身向加州理工学院走去。

门卫的事情于文志不可能就这么结束。

他一定要给门卫一个教训,让他知道知道天高地厚。

张小山跟在于文志身边有一段时间,做事也很聪明。

于文志相信他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先生,那位先生去干什么了?”

钱学森注意到离开的张小山,疑惑地问道于文志。

“没什么,他去做别的事情了。这个时间也没有餐馆开门了,我们去哪里吃呢?”

于文志看了一眼四周差不多都关门的餐馆,问道钱学森。

虽然他已经吃过晚饭,但为了和钱学森一起谈事情,于文志索性就再吃一顿,就当是吃夜宵了。

“跟我来先生,我知道哪里有吃的。”

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

工作到深夜是钱学森经常做出的事情,每一次他都能错过饭店。

可以说他的夜宵就是他的晚饭。

所以,这个时间点该去吃什么钱学森心里很清楚。

钱学森带着于文志来到一家华夏餐馆前。

这个华夏餐馆还开着门,里面的人也都是华夏人。

“这是个面馆,老板也是我们华夏人,我以前工作忙到深夜常常来这里吃饭,味道非常好。招待不周,先生多多见谅。”

“没什么,吃面就挺好。在米国能吃上我们家乡的面也是一件幸事。”

于文志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吃什么对于文志来说无所谓,重要的是谈事情。

“那就好,先生,请进吧。”

钱学森带着于文志进入餐馆,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坐下。

“钱教授,您来了。”

老板来到于文志和钱学森的身边,微笑着打招呼道。

老板年纪四十多岁,脸上饱经沧桑,但也是个热心汉子。

“来两碗西……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一碗红烧牛肉面。”

平常钱学森带着同事同学来这家餐馆吃面都是吃西红柿鸡蛋面。

但钱学森突然想到于文志是从华夏国内来拜访他的人,请他吃西红柿鸡蛋面有些太寒酸了,所以就改成了红烧牛肉面。

“不用了,两碗西红柿鸡蛋面就好。”

于文志笑着对老板说道,随后又对钱学森说道。

“我不是很喜欢吃肉,西红柿鸡蛋面就挺好,好吃又开胃。”

“好,老板,两碗西红柿鸡蛋面。”

听到于文志这么说,钱学森微笑着点了点头,对老板说道。

“好嘞,稍等哈。”

“不给那位先生点一碗面吗?”

“没事,他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回来,我们先吃。”

张小山去忙的事情需要合适的时间才能做到。

一时半会张小山也回不来,这顿饭于文志和钱学森先吃。

“不知道先生的名字是什么?”

“于文志。”

“您就是于文志长官?”

听到于文志说出自己的名字,钱学森大吃一惊,神情也有些激动。

“钱教授认识我吗?”

“当然。报纸上报道过于长官的事迹,大败鬼子,打的鬼子丢盔卸甲狼狈不堪,您的事迹我可都知道。”

虽然钱学森人在米国,但他非常关心华夏国内事情。

本身钱学森也是一个爱国之心强烈的人,来米国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好尽快学成回国效力。

身在米国的爱国华侨也会搜集国内人物的英勇事迹做成报纸,让身在米国的华侨同胞们都知道。

钱学森正是从报纸上了解到于文志的事迹。

“哎呀,没想到于长官能来亲自拜访我,这可让我受宠若惊。今天这样好的日子不来点酒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老板。”

平常钱学森是滴酒不沾。

但今天见到了于文志,钱学森心里非常激动。

能跟这样一位爱国将领吃饭是钱学森的荣幸,不一起喝点酒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喝酒就不必了,钱教授,毕竟这次来找您是要和您谈事情的,喝酒还是等后面找机会吧。”

于文志微笑着对钱学森说道。

“那好吧。于长官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钱教授,不知道您现在想不想回国?”

“这……”

听到于文志这么说,钱学森有些犹豫。

回国为国效力是钱学森一直以来的想法,他在米国的学术也是为了这个想法而奋斗。

现在的钱学森也有了相对应的学术条件,但他担心现在自己的水平回到华夏很难发挥出作用。

“钱教授您多虑了,您在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可谓是天才,整个米国都很难找出和您匹敌的人才。”

“于长官您还知道空气动力学?”

听到于文志的话,钱学森大吃一惊。

于文志提到的科目都是现在米国的新兴领域。

不要说身在华夏国内的人了,就连在米国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几个领域。

于文志竟然如此勤工是哪个就说了出来,这让钱学森着实有些例外。

“在我看来,钱教授您的学识水平已经非常足够,回国为国效力已经非常足够。再留在米国留学的话,未来可就很难回去了。”

“于长官,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前半段话钱学森听明白了,后半段话钱学森没听明白。

听到钱学森的话,于文志微微一笑,并没有对他解释。

现在的钱学森在他所掌握的领域中还没有发挥出他的真正水平。

一旦他发挥出真正水平,米国会将他看做一个重要人才。

这样的重要人才让他返回华夏的话,对米国岂不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到那时米国一定不会让钱学森回去。

作为穿越者的于文志深知这段历史,所以才在这个时间段劝钱学森和自己回去。

现在回去的话,正好有顺风车,还不会遭受到米国方面的阻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