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家闺秀

唐云清又说:“现在的子弹机一天能生产一万多粒子弹,再调试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增加到两万粒子弹。”

听了唐云清的介绍,于文志心里有了底。

一天两万粒子弹,也可以满足皖东抗日军的最低训练需求了。

虽然产量还是少了些,但相比中国的其它军队,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就算是蒋委员长麾下的精锐的中央军,很多人也是训练中放几枪后就直接拉上了战场。

抗日初期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德械师几乎死绝了,新参军的士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就要被拉上战场。

相比起来,自己的部队能有这么多子弹来训练,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于文志当即勉励了唐云清等人几句,这才离开了兵工厂。

山城。

于凤至来到了宋财长的府邸。

由于宋财长与张少帅关系莫逆,所以,于凤至与宋财长一家人关系极为不错。

张少帅之所以在西安事变时送蒋委员长回金陵,宋财长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结果张少帅一到金陵就被软禁了起来。

宋财长气得大发雷霆,但蒋委员长只装听不到。

所以,宋财长总觉着亏欠张少帅一家人,张少帅在山城,他也经常去看望。

但于凤至很少到宋财长家,所以,对于于凤至的到来,宋财长很惊讶,他也知道,于凤至一定是有事情,否则她绝不会登自己的门。

一见于凤至到来,宋财长和夫人连忙出来迎接,将于凤至迎进了屋。

宋财长就问:“汉卿最近情况怎么样?心情如何?”

于凤至就说:“汉卿自从到了山城,每日下棋养鸟,日子很惬意,心情也不错,只是他时常关心战局,为不对亲自上战场杀敌而感到遗憾。”

宋财长一叹气。

“是我害了汉卿啊。”

于凤至忙说:“这件事发展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汉卿并无生命之忧,宋财长不必自责。”

“对了,我这次来,是有件事。”

“但讲无妨。”

“听闻宋财长家的爱女宋琼芳年方十七,才貌俱佳,我想为她介绍一门亲事。”

“这个……”

“琼芳还小,不急着嫁人。”

“宋财长先不必忙着拒绝,琼芳已过二八年纪,已经长大,自古以来,才子配佳人,若是有合心意的佳婿,不妨考虑一二。”

宋夫人拉了拉宋财长的衣袖。

“你要把哪位佳婿介绍给琼芳?”

于凤至说:“我有一侄儿,名为于文志,相貌英俊,现任皖东抗日军总司令,少将军衔,是有名的抗日英雄,他与琼芳真乃才子佳人,最适合不过。”

“于文志?”

于夫有些不满意的说:“我家琼芳并不喜欢打打杀杀,我们也不想让他嫁给军人,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若是能嫁给一商人最好不过……”

宋财长却一摆手。

“于文志此人我听说过,少年英雄,虽然我们想找个商人女婿,但于文志却是个例外,若是琼芒嫁给他,但也算是才子佳人,这样,你去问问琼芳的意见,看琼芳怎么说。”

“好吧。”

宋夫人立即起身上楼,见到了闺房中的大女儿宋琼芳。

“母亲,你们刚才所说的话我都听到了。”

“噢?琼芳,你有什么想法?”

“我对于文志并不熟悉,贸然嫁给一个不熟悉的人绝不是我所想的,所以,这件事还是先放下吧。”

“噢,我明白了,琼芳,我这就回绝张夫人。”

当下宋夫人回到客厅,对于凤至说:“我问了一下琼芳的心思,琼芳说她年纪尚小,而且对于文志并不熟悉,此事以后再议。”

听了宋夫人的话,于凤至一脸失落,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当我没有说过,告辞了。”

于凤至冷着脸离开了宋府,准备回府,这时,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

“前面的可是凤至?”

于凤至回头一看,来的人认识,正是宋氏三姐婚中的老大孔夫人。

于凤至与孔夫人见过几面,但却没有什么深交,见孔夫人叫自己,她只好停了下来。

“原来是孔夫人。”

“凤至啊,你刚刚去子云家了?”

“是啊。”

“所为何事?”

于凤至就将自己向宋财长提亲,结果被拒的事说了一遍。

孔夫人眼睛一转,乐呵呵的拉住了于凤至的手。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说咱俩多有缘,在这里见面了,不就是你侄儿于文志的婚事吗?于文志我可是听说过的,年纪青青就独挡一面,成为了少将,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琼芳有眼不识金镶玉,她不愿意正好,我有一桩好媒等着呢。”

“噢?孔夫人,你有好媒?”

孔夫人一笑。

“我的长女令仪,今年二十三岁,相貌出众,举止得体,受过高等教育,与于文志最为般配不过,不如我们两家结亲,咱们以后就是姻亲。”

于凤至一听,心中也是大喜,孔家的地位,在中国绝不逊于宋家,而且与孔家结亲,相当于与宋家、孔家、蒋家同时结了亲,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而且孔令仪二十三,于文志二十六岁,二人年纪也般配,一个大家闺秀,千金小姐,一个抗日英雄,绝对的才子佳人啊。

当下于凤至连忙拉住了孔夫人的手,二人一阵攀谈。

孔夫人就说:“我家令仪挑剔得很,上次蒋委员长的学生胡将军给她介绍,她却连正眼都不瞧人家一眼,不知于文志相貌如何?”

于凤至很自豪的说:“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孔夫人一听,立即一脸是笑。

“妥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问问令仪,如果她不反对这事就定下来。”

于凤至也很是高兴,他明白,孔家夫妇在蒋委员长那里说话是很是份量的,若是与他们结成了亲家,那对张少帅很有好处,孔家夫妇说一下,没准蒋委员长就能把张少帅放出来。

还有,早就听说孔令仪虽是大家闺秀,但却不喜权势,情格外柔内刚,这样的女人,最适合于文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