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百分之二十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百分之二十[1/3页

但是,和十万奖金相比较,他更想要的,还是星辰花园的房子。

星辰花园是什么,是全西华最好的住宅区,只要拥有一套,那就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了。

别的不说,如果能得到一套星辰花园的房子,自己的居住水平一定会有一个显著提升。

但要是选择了星辰花园,那他就拿不到十万块钱了。

那可是十万啊,他可能一辈子都攒不到这么多钱。

“李董……”安老师太过激动,导致思考都变得艰难了起来:“我可以回头考虑考虑再决定吗?”

李铭昭很理解安老师的反应,毕竟,他带来的奖励不是奖励,那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大惊喜。

“当然可以,安老师你可以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等你考虑好了,将结果告诉子阳,我会立刻将奖励发给你。”

他笑着道:“研究的问题,还要麻烦安老师多费心。我希望,今年的冬天,大家可以骑着我们星辰电动车上下班。”

在丰厚的奖励之下,安老师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简单计算一下,就点头保证道:“李董您放心,一个月之内,我保证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李铭昭满意的一笑,又勉励了他几句,转身告辞离开。

在李铭昭离开院子之后,就听到一阵发自内心的欢呼声,从不远处传了过来。

朱宏建也是满心欢喜,毕竟,虽然安老师平时存在感很低,学生们私底下也抱怨他专业课成绩卡的严,基本上三分之一的人都要被他卡一下。但商学院正是因为有安老师这样喜欢钻研的人在,学校这些年才会发表不少高级论文。

这一次李铭昭给的奖励虽然多的让他难以想象,可转念一想,也的确不失为一种好事。

“李董,这一次的事情传出去,我们教师团队里研究项目的人一定会更多了。”

李铭昭明白朱宏建的意思,微笑着道:“其实,我给出的奖励虽然多,但和安老师带来的研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百分之二十[2/3页

究成果相比,简直可以说得上是不值一提。”

“星辰想要稳扎稳打的发展,一直保持生机与活力,关键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再好的企业管理模式,也难以支撑星辰一直走下去的。”

“星辰很在乎技术,在科研经费这一块,只会高,不会低。”

说到这儿,李铭昭的声音一沉,带着些郑重的道:“我会一直控制,让科研经费的投入,平稳保持在星辰科技盈利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百分之二十,看起来并不算多,但想想星辰科技到底有多赚钱,就能想象得到这百分之二十会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了。

朱宏建的心都是一颤,他之前也知道星辰在研发上投入巨大,但这会儿听到李铭昭自己说出到底有多大时,还是觉得有些太不可思议了。

他搞了半辈子的学术,但也知道,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压根不会在研究技术上有投入。厂子里建一个技术部门也和摆设差不多,主要的作用,就是日常维护一下机器的运转。

科研创新这一点,很少有企业愿意做,也很少有企业折腾的起。

就算是有零星几家折腾得起,那也不会将钱花在这种和赌博没什么差别的推陈出新上。

但李铭昭不一样,他不仅投入了,还投入了那么多,科研投入直接占据了盈利的百分之二十。

这说出去,恐怕都没有几个人敢相信。

但他也知道,李铭昭根本没有理由和自己说谎,他的投入也不是用说的,看看那豪气十足的奖金,看看那后边三期的建筑,还有提供给安老师他们的,源源不断的各种材料。

那些材料,有很多是高等院校都舍不得买太多的,但到了安老师他们的实验室,只要需要了,和孟子阳说一声,很快就能送到。

他更激动了:“李董,今天我说什么也要敬你一杯,不为别的,只为您在科研上的投入。”仟韆仦哾

这一次,李铭昭将商学院的所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百分之二十[3/3页

有项目都参观了一遍。

这些项目,都在有序的推进着,基本上是在星辰原有产品上做提升。虽然成果都还不错,进度也够看,但像电动车这样王炸一样的项目,却是看不见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商学院的实力在那里,学校又不是专门研究电子方向的,星辰走的越远,商学院的研究能力就越无法支撑大的项目。

若非如此,李铭昭也不会选择和省城理工大深度合作了。

但星辰总部在西华,商学院虽然更多的是做现有产品的升级,李铭昭也不会太厚此薄彼,并不会因此就减少对商学院的支持。

和朱宏建的这一顿饭,两个人在气氛的调动下,也没少喝酒。

李铭昭告辞后正准备上车,喝的有些转不动脑子的朱宏建忽然喊住了他。

“李董,听说您在找秘书吧。我有一个外甥女,现在在星辰商场行政部门上班,她们主管给她推上去了。”

“虽然和我有亲戚,但是举贤不避亲仇,如果您也觉得她能力可以,就关照关照她啊。”

说到这儿,忽然一阵冷风吹了过来,朱宏建的酒也猛的醒了一半。

回想起刚刚说出口的话,他心里就是一阵后悔。

这话怎么能乱说呢,也不知道李铭昭会不会介意,要是介意的话可就坏了啊。

看着他的目光变得忐忑,李铭昭随和的一笑,道:“朱院长,我会看一下的。但是您放心,只要是能照顾的,我一定照顾她。”

见状,朱宏建松了一口气,知道李铭昭并没有怪罪自己。

坐到车里之后,李铭昭就将这件事忘在脑后了。对于他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电动自行车。

既然已经研发成功了,那就要尽快投入生产,也要尽快申请各种专利。一个好的新产品上市,免不了要被各路厂家抄袭模仿,李铭昭一直不是一个甘心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人。

他带着一身的酒气,便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办公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