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传国玉玺

“皇上,兵器已打造好,请皇上过目。”两天时间,蒙恬就把扶苏交给他的兵器给打造出来了。

一把牛角大弓,摆放在扶苏面前。

这把牛角弓,经过扶苏的改进,使射箭的距离更远,且更精准。

它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准确而有效地杀伤猎物,而且经过精心加工,携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改良后的牛角弓,一次可同时射出十支,大大地提高了杀伤率。

如果说,任何工具和武器都是人手的延长,那么,弓箭堪称是火器诞生之前,人手的最伟大的一次延长。

我们都知道,弓箭历史悠久。

我国在3万年以前就发明了弓箭,弓箭最早并不是用于战斗。

而是猎人们为了获得猎物,弓箭也可以帮助他们,制服那些凶猛的野兽。

后来,弓箭就逐渐成了重要的兵器。

作为冷兵器的“弓箭”,据说是黄帝之孙“挥”所发明,他任监管制造弓箭的官职“弓正”。

传说,挥发明的“弓箭”,使黄帝的政权更加强大。

得益于弓箭,黄帝打败了蚩尤。

挥也是张姓的始祖,因他发明“弓”而得到张的封姓,所以张就是一个“弓”和“长”组成。

“很好,朕这就颁诏令,我大秦军队,都用这牛角弓!”扶苏拟好诏令,盖上玉玺。

说起这玉玺,还是李斯办的。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嬴政自从统一六国,搞了很多诸如“朕”、“皇帝”、“制”和“诏”之类的新鲜玩意。

当然,这皇帝的大印——传国玉玺,当然要比其他人的新奇,还要神圣化,此来衬托赢政千古一帝的伟大。

于是他把这件神圣的事情,交给李斯去办。

这可把李斯给难住了,赢政之前各国的王,都喜欢用玉来制作自己的大印。

但是嬴政向李斯明确表示,他的印要新奇,和以前那些王不一样,要与众不同,还要神圣化。

当今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玉了,大印如果不用玉,难不成用铁吗?

李斯急坏了,一个晚上想得好像就要秃了头!

最后,他琢磨了好多天,才跑去对嬴政说,“皇上,玉乃天地间的精灵,您呢,是一统天下的始皇帝,玉最适合皇上您了!”

嬴政一听,满脸黑线,说:“这还不是一样,朕和以前那些做王的,都是用玉刻的大印,那还有什么新奇,还有什么神圣化?”

李斯可是铁定了心,继续说,:“皇上,您先别急,听臣慢慢道来!”

“我们以后用法令规定,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用玉制作大印,如果有人敢违反这一规定,就诛三族!”

“嗯,这主意还行吧,体现了朕的尊贵无比。不过,你要用当今世上独一无二的玉,来帮我制作大印。”赢政勉强同意。

见赢政同意,压在李斯心头的那块巨石终于落下。

“皇上,您忘了?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玉,就在咱们大秦国的国库里啊!”李斯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说。

赢政思索着,皱眉问道:“朕倒是忘了,是什么?”

“皇上,这独一无二的玉,就是和氏璧呀!”李斯答道。

赢政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道白色的光,他仿佛看到了那块玉——独一无二的玉。

那是几年前灭赵国之后,秦军在赵国的国库里搜出来的镇国之宝!

说起和氏璧,简直就是充满着血与泪的一块玉!

最初发现这块玉的,是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

原本玉在石中,默默无闻。

卞和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认定,这块别人眼中不起眼的石头,是千古一玉。

但很可惜,卞和这匹马,没有遇到伯乐。

两代楚王都认为卞和在瞎扯,还把他弄成了残废,以警告世人。

卞和心灰意冷,身体的残疾,远不如心里的痛苦。

后来,许是苍天垂怜,终于有伯乐慧眼识卞和,卞和才算苦尽甘来,从此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最后这块宝玉,不知怎的,就流落到了赵国。

而当时的秦王,听说有这宝玉后,就想占为己有。

赵国的蔺相如带着玉,到了他们眼中的虎狼之国——秦国,他以自己的才智,勇斗秦王。

最后,蔺相如以人亡玉碎为要胁,才让秦王不再对这块玉有非分之想。

这也是“完壁归赵”的故事。

后来,嬴政灭赵,这块玉遇自然而然就入了秦国的国库。

嬴政想了想,对李斯说,“这块玉是不错,可是它又不会说话!”

聪明如李斯,他又怎么听不懂嬴政的话中话?!

赢政的意思,就是要在这块玉刻上特别的字,告诉天下人,我赢政就是天下之主,千古一帝!

李斯赶紧寻来最高明的雕刻师,在这块独一无二的玉上面,刻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字的意思大概就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上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远昌盛!

刻上去的八个字,彰显嬴政的独一无二,地位的崇高无比,处处透着受人崇拜的神圣。

有了这八个字的传国玉玺,嬴政甚是满意。

传国玉玺,后来成为最高权力和国君尊崇地位的象征。

无论你多么昏庸,只有你有这个传国玉玺,那么你就是正统的皇帝。

反之,无论你多么英神武,没有了这个传国玉玺,你的王位就不正言不顺。

说白了,就是白章皇帝一个。

有了这传国玉玺,嬴政用它盖章,颁布的第一道诏令,就是创立“避讳”制度。

所谓的避讳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皇帝是神圣的。

他的身体、名誉都不可被侵犯,甚至连他的名字也不可侵犯。

否则,你就是犯上,罪大恶极。

避讳制度发展到后来,凡是尊者的名字,卑下的人都不能侵犯!

爱读历史的你,有没有发现,秦国历史上有“秦灭荆国“的叙述?

或许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字,你通常会很蒙,因为秦朝当时没有荆国啊!

这就是所谓的避讳制度造成的,荆国就是楚国。

读到这,或许你就会明白了吧?

原来,嬴政的父皇曾用名子楚,为了避“楚”这个字,楚国就成了荆国!

再比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都常听到吧?这也是避讳制度闹的。

当时一个叫田登的人当州长,他不许别人冒犯他的名字,凡冒犯他名字的人就要被处罚。

于是人们只好把“灯”改为“火”,上元节时,州政府出告示:本州按传统,放火三日。

你说好笑不好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