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韩国危矣

高行复也扶苏解除了龙牙刀的压制,扶苏一剑刺去,剑气斩爆了龙牙刀的禁制,刀光彻底裂开。

幻月剑剑抵张贵的咽喉,又停顿住。

张贵的眼里充满震惊与畏惧,近在咫尺的剑光照得他不寒而栗。

“少侠,饶命!”张贵哆嗦着求饶。

“唰”,剑光如闪电,在张贵的面前一掠而过。

张贵直接闭眼,以为这次必死无疑。

扶苏冷冷地扬了扬眉,问:“龙牙刀乃上古宝刀,为何会在你手里?”

这话够明显的,张贵你配不上这龙牙宝刀!

张贵发现自己还活着,扑通跪下,连连叩头,“谢少侠不杀之恩!”

一旁的李初玄刚想跪下请罪,自己实在太窝囊,被龙牙刀禁锢了。

但很快,被扶苏用眼神制止住了。

扶苏目光如刀,声音冷若千年寒冰,对张贵喝道:“你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张贵的心里掠过一丝犹豫,但想了想,为今之计,只能先保命要紧。

“是颍川郡一位姓韩的侠士交给我的。”张贵握着龙牙刀的手哆嗦了一下。

“颍川郡?!”扶苏恍然大悟,原来是韩国余孽搞的鬼。

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xuqi.org 海豹小说网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

以颍水得名,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时韩都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公元前230年,郑国兴奋地向嬴政报告,:“皇上,渠已经修好了!”

“哈哈哈,好,好!”赢政听后,开怀大笑,为此大宴群臣。

“李斯啊,修渠本是韩安那蠢货,给我大秦设的一个局。他做梦都没想到,今天渠已经修好了吧?”

“既然这样,我们大秦向来讲究礼尚往来。你看,我们是不是也给给韩安那家伙送份大礼?”

李斯跪下答道:“皇上,据守南阳三年的内史腾,随时等候您的命令呢!”

李斯口中的内史腾,打仗很厉害。

南阳本是韩国的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秦国每次进攻韩国,遇到的就是南阳这只拦路虎。

为此,嬴政大为恼火,决定要打掉南阳这只猛虎。

嬴政听从尉缭的计划,用金钱和美女贿赂韩国的贪官污吏,使韩国君臣离心。

那些收过大秦金钱美女的贪官,对南阳韩国将领腾,进行诽谤和欺压。

腾一气之下,弃暗投明,把南阳(河南修武以西),拱手奉给秦国!

终于打掉南阳这只猛虎,嬴政大喜过望。

他没有继续任命投秦的腾为太守,而是将其上调,升为内史。

内史管辖整个关中的防务,是秦国军政的高层之一。

内史腾感恩嬴政的提拔,迅速清整南阳经济和社会秩序,整军备战,等待嬴政的下一个命令。

在南阳,内史腾精心准备了三年,终于接到了嬴政的命令,很简单,四个字:解放韩国!

“大王,大事不好了!”韩国大臣得知内史腾在秦韩两国边境,集结军队的消息后,慌忙跑来禀告韩安。

“什么事?”韩安还没睡醒,打着哈欠。

“内史腾在我边境集结军队呢!大王,我们得早作准备啊!”

“内史腾在集结军队?他这是要打谁啊?看看有没有我们韩国可以效劳的!”韩安还在说着梦话,精神恍恍惚惚的。

大臣差点被气吐血,急道:“大王,他要打我们韩国啊!”

“莫慌,莫慌,我们韩国对秦国已经乖得不能再乖了,他打我干啥?等我派使者去问问清楚再说!”

没想到韩安居然真的派使者到咸阳去问嬴政。

赢政对韩国使者说:“回去告诉韩安,大秦自然需要他的效劳,那就是别抵抗!”

韩国的使者始终不敢相信他听到的是真的,为了确定真实性,他又屁颠屁颠地跑去问那些送礼给他的秦国大臣。

“各位大人,秦王今日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使者对着秦国这些大金主点头哈腰的,嘴角的弧度能拉多长就多长,尽显谗媚。

“哈哈,你赶紧去告诉你们大王,就说我们秦国有份大礼要送给他。”秦国大臣趾高气扬地对韩国使者说。

韩国使者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火急火燎地跑回韩国,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韩安:“大王,臣打听清楚了,的确没错,嬴政那畜牲要打的就是咱们韩国啊!”

韩安一愣,然后甩手给了使者一个巴掌,叫嚷着:“你在胡说些什么啦,再说就拉出去砍头。我又没有对不起嬴政,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那他还打我韩国干嘛?”

“是啊,大王,他的耳朵肯定不好。秦国又怎么会来进攻我们这么乖的韩国呢?”收了大秦金银的韩国大臣连忙帮着指责使者。

这些大臣的灵魂,在大秦金银美女的腐蚀下,已经臭味熏天!

大家哄堂大笑!

这时候,有忠于韩国的臣子,小声提醒韩安:“大王,无论消息是真是假,我们总得在边境上做准备!有备无患!”

韩安听了很不高兴,喝斥道:“你懂个屁,我们要准备什么?多此一举?万一秦国看我们在准备,一个不高兴,他就直接打过来了呢!我才没有那么傻!”

“大王英明!”收私募了秦国贿赂的大臣都跪下齐呼!

“唉!”忠心的臣子含泪看着这帮韩国的蛀虫,无奈地摇了摇头。

“传我的指令,我韩国的军队,该干嘛就干嘛,该放松就放松,不要表现得紧张兮兮的,免得引起秦国不必要的误会!”韩安宣布道。

“大王英明,我韩国必享安康!”大臣们松了一口气,欢呼着!

这欢呼声,直把韩国宫廷的大柱子喊得直打颤。

韩国,危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