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招抚旧法依然

去巨鹿城路上,战兵们的押送之下,一路上大人小孩儿都是哭哭啼啼的。

半日后,押送队伍抵达巨鹿城,老远刘备就看见,城外早早支好了粥棚,遍地撒了白灰。

遥遥见此,刘备在马背上笑着给简雍指着,“看,云长可早准备着了!”

刘备与关羽与李孟羲几人之间的默契,简雍理解不了。

简雍抬头去看,他看到了前方路边支着许多煮粥的大瓮,这让简雍想起了灾荒年间施粥时的情景。

想了一下,简雍恍然,别人全村搬来,远道而来走了半天,于情于理,当然是得给管顿饭的。

简雍只以为是管饭,明显把关羽的安排看的简单了。

在简雍们未回来之前,在村人们还未抵达巨鹿之前,李孟羲的传令骑兵先一步赶回了巨鹿,传令骑兵找到关羽,说按【招抚旧法】安置。

只这几个字,只说了“招抚旧法”,关羽就全然明白了。

招抚旧法乃是,之前讨黄巾之时,屡屡有大量俘虏抓获,当时为最快的吸纳黄巾人力,采取了一系列招抚人心之法。

诸多招抚之法,除了施粥,还有其他。

关羽不在粥棚边守着,守着的乃是关羽麾下百夫长。

押送队伍到了跟前,百夫长立刻引着百姓到粥摊前,百夫长乃涿州老人,有太多施粥经验了。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停火,快加凉水,准备盛!”百夫长指挥着。

立刻,得了命令,伙夫们撤掉了火,拿水瓢从旁边缸里舀几大瓢水下去,几瓢水下去,伙夫再拿勺子一通搅和,一瓮热腾腾的粥直接成凉的了。

后边,刘备在跟族老交涉,刘备和煦的说,“老人家,跟你村里人说说,前边备好了饭,让大人小孩儿过来吧。”

族老谢过刘备,转头吩咐村人们上前,族老还不忘交代让村人们守规矩一点。

待村人们放下行囊小心翼翼的涌到前边,有人拿着棍子在数落人。

“都站好了!一个排一个,莫挤。”凶恶的战兵板着脸连抓带推搡的,强制把散乱的人群给拉成有序的队列。

刘备就在边上看着,瞅见维持秩序的战兵举止粗鲁,刘备本想出言制止,可再一深想,刘备忍住了出去训斥战兵的冲动。

此番施粥,不是施给流民和俘虏,乃是施给百姓,战兵举止确实粗鲁,确实有不妥。

但是往深了考虑,百姓们既然来了,按计划是得把百姓押在巨鹿等一段时间然后散下去屯田,也就是村中百姓得统一安置,既然是统一安置,百姓们非是军伍之人,百姓就不懂排队等规矩。

所以,人既然搬迁过来了,就迟早得懂规矩,今日不知吃饭得排队,明日也得知道。

正是有这样的考虑,所以刘备任由战兵去拉扯训斥。

一段时间后,粗鲁的战兵从前训斥到后面,把村中几百人全部给拉好了队伍,然后朝前边喊了一声,示意可以开始分粥了。

分粥开始,前边排头的,乃多是村中年轻后生,此微妙细节正显示出村人们的戒备和不安,村人们对义军不信任,因此对义军的任何行为都防备着,哪怕是分粥也防着。

为首的年轻人走到粥棚前,也不敢开口说话,拿眼看着。

伙夫从筐子拿起一个大木碗,满打一勺粥,又添半勺,旁边人拿着小勺伸过来又添了半勺的野菜旮瘩加到粥里,伙夫又递上一双快子,一碗粥盛干,“来,端住。”

伙夫和善的笑道。

年轻后生赶忙伸手把粥端起。

维持秩序的战兵可能有凶恶之人,但负责分粥的伙夫,全都是面善和善的,这不是偶然,乃是特意有所安排的,此安排细节,乃是分粥之法多次改进后的一处细节。

分粥乃是为了安抚人心,乃为收服人心。那么,一个脾气暴躁的伙夫,分粥的时候给人盛一碗粥就骂一句,盛一碗就骂一句,人家黄巾俘虏喝个粥吓得战战兢兢的,还哪里能安心。

分粥之时,分粥的人也是安稳人心的因素,由此,负责分粥的人最好是态度和善之人,可态度和善的人去负责维持秩序又没有足够威慑力,所以两相权衡,维持秩序的随便可以挑人但分粥的人,必须得和善。

分粥之法早已被改进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因而搬迁而来的刘赵村人,在领了粥之后,会因为伙夫的和善态度而心里稍安。

当先领完粥的后生不自己先吃,他端着粥向后边走,喊家里老丈过来先吃。

刘备这时笑着过来了,他朝后生摆摆手,“小兄弟,你先吃就是,人人都有。”

年轻后生看了看刘备,犹豫了下,勉强同意了刘备的说法,后生端着碗,蹲到一边,正准备吃,负责维持秩序的战兵拿着棍子又来了吼,“别蹲这儿,朝前边空敞地方去!”

年轻后生一口粥还没喝,只能端碗朝前去了。

刘备见此一幕,嘴巴张了又张,只能无奈笑了。

刘备很清楚战兵为什么要撵人,根据以往分粥的经验,流民们要是领了粥就地一站不走了,不一会儿粥棚前就堵的乱七八糟的。

依当时经验,俘虏流民几千人之多,没有规矩是一定会混乱的。

分粥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村里的年轻后生大部分在前边,后边开始有老人有孩子。

一对夫妻过来领粥,伙夫看了一眼这家夫妻,见后边跟着俩半大小子,后边有俩,男的手里拉一个,女的手里也拉一个,还有个很小的抱着男人的腿怯生生的在偷偷看人。

伙夫探头朝女的背后瞄了一下,他笑问,“后边背的是个娃娃不?”

夫妻两人愣了一下,“是个小儿。”男人拘谨的笑着答到。

伙夫点了点头,他从新查了一下,夫妻两人,加两个大小子,加两个半大,加一个小的,再加一个还在襁褓里的,总共是八个人头,按条例,该是分粥八碗。

伙夫先是拿碗盛了两碗粥,放了两双快子,两夫妻小心翼翼的端着碗准备走,伙夫把二人叫住了。

“莫走,还有。”

说着,伙夫拿碗又盛。

又是盛了两碗,两夫妻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赶紧让自家两个大孩儿上前端。

“还有,不慌着走啊。”伙夫笑着,拿碗又盛。

最后是,伙夫拿人头大的碗连盛了八碗,终于把粥给盛够了。

这家夫妻两个带着一大群娃娃,最小的娃娃小,碗都端不住,只能是大人和大孩子每人都端着两大碗走。

同村之人,见这一家大人小孩儿手里端满了,笑问,“盛任多?”

夫妻二人脸上满是笑意,“人给盛里。”

目送着夫妻二人离开,其他等着分粥的人满脸的羡慕。

分粥的全过程完全落在了旁观的刘备和简雍眼中,简雍见此一幕,分外好奇,他问刘备,分粥的人很仁义,看人家小孩儿多,多给盛了许多。

刘备闻言则呵呵笑了一下,他对简雍讲起了分粥细则,乃是军令如此,不分大人小孩儿,只要是个人,就一大碗粥。

简雍听闻如此,跟其他初次听闻此奇特分粥之法的人的反应一样,简雍惊奇,他问刘备,“若照此,有人带一不满月的娃娃,不也是两大碗粥?”

“是如此。”刘备点头。

“不满月的娃娃能吃的了粥?如此,岂不是大人一人就分两碗了?岂不有失公允?”

刘备笑了,“吃的都是某的粥,怎言不公?”

对于简雍的疑惑,刘备耐心的讲解了如此分粥的缘由。

简雍问,给小娃娃也分一大碗粥,岂不等于给大人多分了许多,有失公道。

但放在当时,放在黄巾流民当中,给小娃娃也分一大碗粥,却正是应当。

固然,小娃娃是吃不了一大碗的,剩下的全都给大人吃了,但正好,目的就在于此。流民中那些带着小孩儿的人,比别人多了小孩儿要保护,带着拖累,则就需要其比别人更有力量才能免受伤害。

所以正好,带小孩儿的大人,分到更多的粥,吃的更饱,更有力气一点,这就无形中制衡了危险。

简雍听完刘备所讲的这背后的严谨巧妙的逻辑,简雍听完感觉有些诧异。

无他,简雍感觉在此微渺之处能有那么多的道理,想出此分粥之法的人,所思所想异于常人啊。

简雍好奇问,问刘备此分粥之法,可是出自小军师之手?

刘备哈哈大笑,“正是羲儿。”

简雍也笑了,点了点头,了然。

当简雍明白了按人头分粥而不按大小分粥的深意之后,简雍再去观察分粥队伍,当简雍看到伙夫给一个怀有身孕的妇人盛了两大碗粥的时候,当伙夫看到那家人对伙夫连连道谢的时候,简雍暗自点头。

此时分粥已经进行了好一会儿了。

那些领完粥的人到前边空地上,已经开吃了。

村人们端着碗蹲在地上,抱着大碗吸熘着香甜可口的小米粥,时不时拿快子夹起一个丸子,吃的满意无比。

滚烫的粥加了凉水,正好成不烫不凉的温度,喝着很畅快,而丸子,村人们大多把之当成了野菜疙瘩,结果叨起一个一尝,原来里边是鱼肉,外边是白面,丸子好吃的不行。

村人们议论着是怎么做的,有不少人觉得丸子实在是太好吃,舍不得吃,跑去夹给老人小孩儿吃了。

俗话说,人以食为天,来时忐忑不安,当一顿分量十足美味可口的饭一吃起来,村人们心安了许多。

村人们正吸熘吸熘的吃着,突然传来了巴掌声和孩子的哭声,接着就是一妇人的训斥声。

村人们看过去,原来是那谁家的大嫂,在训斥闺女。

八九岁的小女孩儿脸上一个巴掌印,委屈的眼含泪水,抿着嘴巴,无助的小手抓在一边,可怜巴巴的站着。

在一旁,小女孩儿的娘端着从女孩儿手里噼手端过来的饭一边俯身喂着小男孩儿,边恶狠狠的训斥,“说了让弟弟吃让弟弟吃,谁先让你吃里!一天天就知道吃,笨里跟个猪一样,吃死你个死妮子!”

旁边都是同村之人,见此一幕,见怪不怪了,有人不忍出声劝了一句,“大嫂啊,你让妮儿吃两口能咋了,人盛里又多……”

话未说完,那凶恶的大嫂瞪了一眼过来,“可吃死她了吃!”

被呛了一下,出声给女孩儿说好话的村人只能自讨没趣干笑两下。

能出言相劝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对此再寻常的一幕已习惯了。

却不防,这惹到了附近巡查的执法军士。

两个执法军士朝这边走过来,驱散了挡路的人。

村人们还在疑惑是咋了,执法军士径自走到那大嫂面前,质问,“你,抬起头来。”

大嫂看兵过来了,心里紧张,不知是咋了,害怕的把小儿往背后拽了拽。

执法军士指了指站在一边可怜巴巴的小女孩儿,冷声问,“方才你是不是从姑娘手里把粥枪走了?”

大嫂赶忙辩解,“俺是想喂完小儿再给妮儿吃……”

到此时,大嫂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以为,自家孩子,想咋就咋。

执法军士冷哼一声,朝四周围观的村人们扬声说到,“按我军军律,粥发给谁,便就是给谁的。

发给小孩儿的粥,是我军中发给小孩儿的,不是发给你大人的!

都给老子记清楚!谁敢抢娃娃手里的粥,就是犯老子规矩!”

话说完,执法军士抽出腰间的鞭子,啪一声抽响,鞭子指着妇人,执法军士道,“此妇人抢自己闺女的饭,已触我军法,按法当罚十鞭以为惩戒!”

说着,执法军士拎着鞭子就上前,妇人害怕了,吓得手在发抖,妇人的小儿子更是吓得哇的一声哭了,一旁可怜的站着的女孩儿见别人要欺负娘亲了,她也很害怕但是她忍着害怕跑了过来站到了娘亲身旁。

出事了,附近蹲在地上边吃边看热闹的人,哗啦起来一片。

村人们围上来说好话,各种阻拦,执法军士推开阻拦的众人,走上去前,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的抽了妇人十鞭子。

执法军士下手有分寸,鞭子力度不大,可纵是如此,把妇人吓得不轻。

被当众处罚,妇人的脸面更是丢尽了,一脸的羞愤之色。

军法官转身离开之后,看到娘亲被打,小女孩儿心疼的都哭了,她哭着说,“娘俺不吃,俺不吃了……”

女孩儿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妇人顿时怒了,妇人一手端着碗,一手狠的拽住女孩儿枯黄缭乱的小鞭子狠狠地拽,“我让你不听话!让你不听话!”

农妇一脸的恨意,狠狠地扯拽着女孩儿头发把女孩儿拽的跟个陀螺一样来回的晃荡。

女孩儿可疼了,她抓住妇人的手哭喊着,流着眼泪哭喊着,“娘,疼,不打俺,不打俺……”

旁边人都劝算了算了,万一兵来了再惹麻烦。

不提兵还好,一提兵,妇人便就想起被兵抽鞭子颜面尽失的狼狈,为找回面子,妇人打的更起劲儿了,开始用脚踹了。

“住手!

突然的一声怒喝震住全场。

去而复返的执法军士怒气冲冲的看着正虐打孩子的妇人,气不打一处来,“我军法令!胆敢虐待孩童者,军法从事!”

说完,驱散了众人,执法军士抽出鞭子上前狠狠地把妇人打了一顿,这次的十鞭子,力道比前次的大多了,也疼多了。

十鞭子抽完,执法军士强制命令妇人把粥还给小女孩儿,小女孩儿怕怕的站在一边,害怕的哭的啜泣着。

妇人把粥端过去给女孩儿,女孩儿哭着不接。

事情很麻烦,处理起来也头痛,执法军士不准备多管,执法军士冷着脸训斥了几句,让妇人日后不得抢女孩儿吃食,更不得随意虐打,不然必有惩治。

妇人不敢犟嘴,唯唯诺诺的称是。

执法军士又离开了。

妇人脸色阴沉,瞪着眼看着站在一边哭的女孩儿,妇人忍了又忍不得不忍住脾气,她朝女孩儿一瞪眼,吼到,“过来!”

女孩儿啜泣着过来了。

妇人板着脸把碗里的粥递过去,恶声恶气的,“给,端走,端走吃去吧!”

女孩儿哭着不肯接,“俺不吃,娘你吃,俺不吃……”

妇人忍无可忍,扬手准备又打,女孩儿怕怕的退了一步。

终是恶妇人恐惧处罚,不敢再下手打了,妇人连恐吓带训斥的把女孩儿叫到跟前,把一大碗粥塞到女孩儿手里,恶狠狠的道,“吃!吃不完打死你!”

女孩儿被逼着不得不吃了,她端着大碗,站着,边哭着边喝粥,眼泪不停的掉下来掉进碗里。

香甜的小米粥很好喝的,女孩儿偷偷看了娘亲一眼,娘亲正端着碗喂弟弟,女孩儿偷偷的从碗里拿个一个野菜旮瘩塞嘴里,咬了一口,女孩儿一下不哭了。太好吃了。

——

执法军士教训妇人的一幕,赶来的刘备和简雍旁观了全过程。

不知义军详务的简雍不知实情,他好奇问方才发生了什么。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