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敷衍

今日的雪小了不少,不过仍旧还是有些零星的雪花飘落。雪花慢慢地飘到了齐欣婷的头上,可是还没等触碰到她的头发,就已经重新变为蒸汽飘上天空。

此时,齐欣婷正在跟面前堆积成山的书卷战斗。嗯,堆积成山是陈述,不是夸张。

由于过于“专心”,体内的灵气有些许的控住不住,头上逸散出了一些高温来。再配合雪花,就形成了一种“三花聚顶”的假象!

户部的机密卷宗段萧生和齐欣婷是可以看的,不过冉向杰等人可没在允许范围内。所以,只能是他们二人孤独的与上千本卷宗战斗。

这院子本来就不大,摆了二十几个书架后,更是拥挤的不行,这还惹得本来在此处值守的几位守卫不满。

后来,还是冉向杰心思活泛。既然没法帮忙,那就干点杂务吧。他们从外面搬来了几张桌椅供众人落座,让大家不至于坐在地上。然后又不知道从何处找来了大块的油布和竹竿,现场搭了一个凉棚,挡了大部分雪花。这才让几位守卫脸色好看了一些。

顺带着,冉向杰还带着手下人,把院子里的雪都给扫了出去,使得这里整洁了不少。话说回来,堂堂一个禁军统领,竟然能拉下面子来干这些杂活。如果他日后飞黄腾达的话,众人一点都不会觉得震惊。

现在所有人都集中在凉棚下,因为旁边都是书卷不能生火,所以喝几口热茶算是最好的取暖方式了。好在众人修为都不低,催动灵气御寒,还是能顶得住。

唯独一个人例外。

控制不住灵气的齐欣婷,此时正一个人坐在凉棚外降温。

由于周围耳目太多,段萧生也没法向齐欣婷阐述清楚原因。只能是先告诉她,注意甄别这些“销户”的村落,到底又多少人是“失踪”、“下落不明”的;又有那些事跟周家冲和谢家村一样类似屠村的。

由于数量太多,段萧生单凭记忆也没法记下所有东西,他准备了一个小册子,将所有翻看过的卷宗重要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准备事后再拿出来,全部比对一遍,看看能找出什么线索。

就这样,段萧生和齐欣婷看了整整一天的卷宗,直到宵禁前夕才从户部走出来。回到武威侯府的时候,齐欣婷整个人脑子都是晕的,眼睛还在不受控制的乱打转!

这时,段萧生还是没有透露出任何破绽,直到深夜,齐欣婷根据段萧生之前的一个暗号,偷偷的跑到了他的房间里。

段萧生取出了仅有的一张隔音符。这是他手上最高品质的隔音符,还是一次上次帮执法堂干活省下来的一张。

眼见段萧生如此郑重,齐欣婷也明白估计是有十分要紧的事情要说。

“欣婷,时间有限。我接下来的话你听就行了,在我说完之前不要打断!”

“嗯。”齐欣婷点了点头。

接下来,段萧生就将二师兄下山前所说的安宏村,今天查到的东西,以及推测的结果全都告诉了齐欣婷。当然,这中间省略了“棋子”的作用,讲做是他自己的设想。

“所以,我们现在表面上确实还是要全力去查武威侯的案子。可是这个案子很大几率与二师兄当年的的遭遇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看到某些线索,先不要声张,等武威侯的案子结束,估计安宏村的事情也会有些新发现。”

齐欣婷咬了咬嘴唇,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这么做,会不会被长老们发现?”

“应该不会。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所有人都还以为我们只是在查一件凡人朝廷的案子。应该说能从户部查到这些东西,真的是意外之喜了。门中长老们不会将目光一直放在齐国的,现在有更让他们头疼的东西。

“其实,我们更应该当心的不是几位长老,而是乌神宗会不会发现我们已经知道了蝉衣宗的事情。如果一旦暴露,我们可能只有立刻呼叫师门支援这一条生路了。”

“嗯!我明白了,以后除了你之外,我什么都不会告诉别人的。”

“不,除非有隔音符,连我都不能说。”

“知道了。”齐欣婷再次用力点了点头,“萧生,你说我们能帮……”

段萧生突然伸手打断了齐欣婷说话,摇了摇头。隔音符的时间到了。

……

元历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雪停了。

距离武威侯定罪,还有八天。

段萧生等人再次来到了户部。也不知是没什么要紧的事,还是说被专门派来盯梢,荣侍郎依旧在这里无所事事的陪着他们。

因为昨天晚上的交谈,齐欣婷今天安静了很多,就连灵气都没有再失控了。本来段萧生还担心会不会让人看出来什么不对劲,不过好像大家都默认了齐欣婷这番异常的举动,都认为她是不喜欢看卷宗。

昨天花费了太多精力在思索整个事件经过,其实段萧生并没有看多少。现在思绪理清楚了,今天段萧生翻阅的速度就立刻快了不少。

段萧生按照事件顺序,一点点的往前查看,能够看到近段时间内“销户”的情况真的是越来越多了

就仅仅是今年一年,就发生了三起。甚至于有一起案子还是发生在武威侯西征之后,整个村子全村被屠,甚至于最后结案的总结还提了一句:北蛮已陷入穷途末路,开始不计代价的报复了!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深入塞北腹地报复么?

而且,整个村子原本在册有一百多户,考虑到塞北各地迁徙的人口众多,应该还有几十户是没在册的。也就是说,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个至少有五六百人的村落,可最终只发现了一百多具尸体。

这些尸体根据外出侥幸活下来的村民辨认,只有三四十人确认了身份,其他的都是尸体面目损毁太过严重而无法辨认。之后,没能确认尸体的村民全都按照“野兽啃食”做了结论。

这给段萧生一种十分“敷衍”的感觉,哪里来的那么多野兽。几百具尸体被啃食了,怎么也得留下点痕迹吧!难道这些野兽连骨头都要吃?

可是后来,这些被“啃食”了的村民,却真的一个都没有发现过,似乎坐实了官府的说法。段萧生也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按理说献祭类的法阵确实可以磨灭尸骨,但献祭对于布阵人负担很大的,不可能每次都用这东西。而且,就算留下尸体也没什么啊,实在不行烧掉也行啊!

这样的情况充斥着几乎所有卷宗里。只有少数几个负责的人,还尽可能详尽的描述了案发现场,以及推测出了大概的案发经过。段萧生从这些蛛丝马迹里看了出来,这几份估计才是真正的北蛮入侵的案子,其他的应该都是伪装!

看到这里,段萧生想到了什么,直接拿起了这书架上年代最久远的一份卷宗。那是成德三十六年,元历元年之前的一年。

这份卷宗上记载的是一个村落全都被“掳走”的案子。那还是在塞北,靠近边塞的一个小村落。在当年北蛮秋后攻城的同时,这个村子的人全都消失了。

关于村落内的情景,描述极其模糊,像什么“屋舍洞开”、“钱粮不存”什么的,占据了大量篇幅。有没有打斗痕迹没提;钱粮不存,那是被烧了还是被抢走了也没说。抢走的话,必须用马车,车辙是朝向的哪个方向。这种重要信息一概没有。

最终,将村子原本造册的居民性命抄录了一遍之后,就当做被北蛮劫走而结案了!

“敷衍”!

这伪装的痕迹实在是太过敷衍了,就好像根本不怕被查一样。当然,事实是确实没有人在查!

此时,段萧生几乎已经确认心中的一个猜想了。乌神宗肯定是已经深深的扎入了齐国的血肉之中,用其骨血浇灌着自己,茁壮生长。

那么,大皇子必定就还有后手,自己对他还是不能放松警惕。现在最害怕的其实就是大皇子釜底抽薪,直接造反,那么没法明确乌神宗如何参与进来的段萧生根本无法呼叫宗门长老的支援。事后,那就是任由大皇子怎么说都行了。

抛开这些不谈,乌神宗竟然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如此深入的渗透进了齐国朝廷,这还真是有些出乎段萧生的意料。

想到这里,段萧生干脆起身,又走进了库房中。荣侍郎看到这一幕,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又坐了下来,慢慢的喝着热茶驱寒。

人家都把书架搬出来,难道还能做更出格的事情吗?

这次段萧生直接走向了另一排标注着“销户”的书架。他们之前只是把塞北近二十年的卷宗搬了出来,再久之前的,或者说其他地方的还在库房里。

段萧生拿出了最久远的一份卷宗,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一起案子。这份卷宗就十分详尽,不仅是案件的前因后果,甚至于没有认出尸首的人都根据幸存者口述一一画像记录了下来。而后几十年间,竟然还找到了不少人。

这,才是一份标准卷宗该有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