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反重力

【研究项目】反重力技术

【研究进度】7500/10000(进行中)

【正在解锁新模块……】

系统虚拟屏幕上,出现了一项新的解锁技术。

这是杨越在研究完成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后,解锁的新的一个模块。

在南海发射中心的七八天时间里,他除了关注登月的进度外,一直就是在搞清楚这项反重力技术的内容。

简单说,这项反重力技术的难度,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

基本原理就是依靠机器自身所形成的逆向引力场,抵消或阻绝外部环境的引力场而获得推力。

但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形成这个逆向引力场,所需要的能量太过庞大。

比如一架直升机,从地面起飞需要耗费的能量,大概是几升的航空汽油,通过内燃机做功,带动螺旋桨实现升空。

而采用反重力技术升空的话,以这家直升机的重量,需要的就不是几升的航空汽油,可能需要的是几千升,其中的能耗差距十分庞大。

就算抛开其中的能量消耗差距,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几千升的航空汽油产生的反重力,可能也无法推动本身几千升汽油带来的重量。

也就是说,几升重的航空汽油,通过内燃机和螺旋桨能够带动几吨重的直升机升空。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可几千升重的航空机油,采用重力技术,却没有办法将几千升汽油重量+直升机,实现反重力悬浮升空。

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反重力技术,哪怕寻找到理论,被创造出来,也无法投入应用。

没有那样重量轻且单位能量超高的强大能源。

可现在却能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出现,使得能源将不是问题。

“嫦娥十一号航天飞船22米长,最大直径5.2米,重量是34924公斤,也就是35吨。”

“35吨的重量,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也就是5.8吨,反重力只要抵消5.8吨,再加上能源和反重力设备的重量,就能够让嫦娥十一号轻松升空飞起来。”

杨越内心快速进行了一番计算,很快就有了想法。

“李维,耀武……”

从思考中回过神,杨越望向站在身旁工作台不远的两人。

“怎么了,杨越?”

两人纷纷回过头,有些好奇地望向杨越。

前面几人正说这话,突然杨越就沉默不语,他们也没有在意,自顾自忙碌去了。

这种天才通病,他们见惯不惯,在科学院很多大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发散性思维。

“李维,耀武,对于现在网上热议的这个话题,我有一点想法。”

杨越见两人看过来,接着说道,“嫦娥十一号航天飞船大概率是不会通过航线返航,现在月球基地建设在即,登月指挥中心那边再耗费大量的资源,让嫦娥十一号航天飞船经过八九天回来,没必要也不值得。”

“是这样。”

李维和王耀武都是轻轻点头,这点即便杨越不说,他们也能够想到。

能够通过传送门,直接将航天飞船从月球拉回来,又省钱又省事,何必再通过原有费时费力的方式返航。

“不过——”

杨越这时却突然神秘一笑,“我正好要进行一些测试实验,顺利的话,我们能够将嫦娥十一号航天飞船,从月球开回来。嗯,主要是进行一次实验。”

“实验?”

李维和王耀武两人眼睛圆睁,一时搞不清杨越到底想做些什么。

“是关于反重力技术。”

杨越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答案道,“在长九升空后的那七八天里,我在南海发射中心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些想法。”

“反重力技术?”

李维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整个人仿佛如遭电击一般定在那里。

好一会,他才缓缓转动身体,眼睛望向杨越,简直像是望着一尊神祇。

传送门搞出来才多久,杨越就已经攻克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障碍。

而可坑核聚变才只是理论和设计上完成,杨越又在反重力技术上有了突破。

这样的人物,已远远不是天才所能形容。

“反重力的理论基础你们都知道,就是通过人造磁场,使得物体产生一种强大的斥力……”

杨越一边说着,一边已是进入状态,从桌子上拿起纸和笔,开始根据着他大脑里“反重力技术”绘写仪器的图纸。

“你……你等一下……”

李维看着杨越一边说一边绘写图纸,直接掏出手机开始录制视频。

这样的精彩理论和现场的创造性发明,若是不记录下来,着实是太可惜了。

而旁边的王耀武,则拿起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就通过聊天软件发送了出去。

他通知的对象,正是科学院的那些大佬们。

没多长时间,院长侯立军、老院士李星海、方东来,还有其他几位在磁力及某些机械研究,有所建树的大佬级院士、教授,都纷纷赶到了杨越的研究中心。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