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朱标虽然早慧,但是依旧有小孩子心性,自己获得了千里眼和透视能力,第一反应是给小伙伴们展示分享一下,所以才急着离开。

朱元璋当即拦住他,“不行!绝对不行!”

朱标:“啊?”

项羽有句话说得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意思是如果发达了却不回家乡显摆,就像在夜里穿着好看的衣服,却没人看到一样没趣。

朱标此时的心情就很符合这句话。

自己都获得超能力了,难道第一件做的事,不应该是给小伙伴们显摆一下吗?他都能想到樉儿知道自己的超能力之后会有多羡慕,自己的形象在小伙伴们心里肯定会变得伟岸起来,想想就觉得有点小激动。

“爹爹,只是给樉儿和英哥演示一下,不会有危险的!他们还没见过我这新本事呢!”

看着朱标跃跃欲试的样子,朱元璋仿佛一下子看到在不久后的未来,敌人们发现标儿有超能力,联合起来围杀标儿的场景!

他仿佛看到了标儿身首异处的样子!

他被自己脑海中想象的场景吓得浑身发冷,不禁大吼出声:“住口!”

朱标被他突然的吼声吓了一跳。xuqi.org 海豹小说网

朱元璋蹲下来,结实的双手紧紧攥着朱标的两条手臂,肃然道:“朱标,不许跟你英哥和樉儿说这件事,不许和任何人提起你有千里眼和透视能力的事,听懂了吗?”

朱标的手臂被朱元璋攥得发疼,眼前是朱元璋铁青的脸色和紧皱的眉头。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父亲,这样用力地抓着他,把他都弄疼了。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给他这么差的脸色。

瞧着父亲凝重的面色,朱标忍着疼,点了点头。

心里头却泛酸。

父亲这是怎么了?自己哪里惹父亲不开心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觉醒了超能力,所以父亲才不高兴?

自己刚才发狂一样逃到柴房里,一定给爹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吧?

从没听说过谁家小孩有和自己一样的能力。

自己到底算什么?还是人吗?还是怪物?

父亲不喜欢古里古怪的小孩,也是正常。

自己比不上英哥,不能在战场上帮助父亲。

也不像樉儿和堈儿一样让父亲省心。

自己只是一个会带来麻烦的古怪小孩。

怪不得父亲会不高兴。

想到这里,他的心脏针扎似的难受,头也低了下去。

马夫人维护儿子道:“标儿还小,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给他讲道理。这么凶干什么?”

朱元璋强硬地说道:“咱是他老子,还说不得一句了?在军营里,不听我号令的,直接就被拉出去打五十军棍。孩子不听爹的话,咱稍微大了点声,也不行吗?”

古代流行的一直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父母命,不可违”那一套。那时候没有现代的教育理论,没有什么儿童发展心理学。朱元璋自己也是从棍棒底下被教育出来的,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封建□□的大家长。

朱标低垂着头,扁着嘴,小声道:“不说就不说。儿子先走了。”

他强撑着不表现出异样,转身离开了。

望着朱标离去的背影,马夫人正色道:“老朱,怎么能把儿子和军营里的士卒相提并论呢?”

朱元璋逞了一时口舌之利,现在也有些后悔。

望着儿子倔强离开的失落背影,他心里也不是那么美妙。

朱标一转过身躯,强撑的镇定表情就完全崩塌,眼睛渐渐泛起了雾气。

一想到父亲不再喜欢他了,他就难过得不得了。

他感觉心脏沉重地跳动着,像是被大石头坠着,脚步也慢了下来。

朱标虽然觉醒了千里眼,但是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个能力,甚至这个能力给他看物体造成了困扰,他偶尔会分不清他看到的是物体的表面,还是物体的内部。

因此恍惚间被地面的台阶绊了一下,狠狠地摔在地上。

膝盖很疼。

旁边路过的下人连忙来扶他,可是朱标一看见那下人白森森的骨头,和鲜红的血肉,再次生出了恐惧避让的情感。

他躲开下人的帮扶,爬了起来,狼狈地往自己的屋子里跑去。

屋子外面,有个年轻的下人正等着,见朱标过来,行了个礼,“小人陈六九,是夫人和老爷派过来伺候少爷的,接的是以前王五的活。”

朱标没心情应付他,只点了点头,“你去把英哥送我的木盒子取来。”

陈六九称是,不一会儿便拿过来了。

朱标翻动了两下,只觉得这精美的连环画,其实没什么意思。

本质上是因为心情不佳,什么都看不进去。

大元帅府前厅里,朱元璋面色沉重地踱步。

只见朱英来报:“建初寺住持到了。”

朱元璋:“快请进来。”

建初寺住持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地进了前厅。

他法号圆空,看上去约莫古稀之年,神色肃穆,身形清瘦,背挺得很直,红色袈裟披在他身上,显得十分威严。

他一手在前行了个佛礼,不卑不亢道:“小寺住持见过施主。三年不见,施主气势更盛了。”

朱元璋少见地拱手回礼,“哪里哪里,圆空法师还是如三年前一般样貌,没有丝毫的老态。”

圆空见他回礼,有一丝意外。以朱大元帅的威势和地位,何须向他回礼?

更何况三年前两人见过一面,朱元璋当时的态度可以说是倨傲,如今如何摆出一副以礼相待的样子来?

一定大事发生。

朱元璋先是对朱英说道:“英儿,你标弟还没缓过来,你去瞧瞧他怎么样了,跟他说会儿话。”

朱英应下。

等到朱英离开,下人们也被挥退,朱元璋亲自打开了摆在厅堂里的三口箱子。

箱子一打开,圆空法师就觉得眼睛被闪了一下——其中两箱是沉甸甸的银锭,而剩下的那箱,竟是一箱码放整齐、密密麻麻的金锭。

要知道此时应天府流行的货币主要以应天通宝和龙凤通宝为主,也就是以铜钱为主,金银因为价值比较高昂,且数量较少,所以在日常交易中较少见到。

这么多金银,恐怕能买下整个建初寺了。

饶是圆空法师年纪大了性格变得沉稳,此时也淡定不起来了。

“施主……这是?”

“咱也曾经在凤阳的於皇寺出过家,后来因为没有饭吃,还俗从了军。攻下应天之后,本该去拜访建初寺,只是战事未平,这才耽搁下来,当时战事吃紧,咱手头没有多余的钱。如今战事稍微平复,咱特意备了一些香火钱,捐给建初寺,给儿子朱标立一个功德碑,不求其他,只求他平安健康。”

圆空大师眼中微光一闪。

给儿子立功德碑无需这么多金银,朱大元帅忽然捐钱,也绝不是因为感念以前出家时的岁月,而是一定有大事相求。

为什么他这么笃定呢?

因为当年朱元璋刚刚攻破集庆路(后来改名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的时候,建初寺因为战火而遭到损毁,众多和尚没了住处,只能露宿荒野。

众和尚想到当时占领应天的正是以前当过和尚的朱元璋,于是想要请求他的帮助,圆空法师被派去劝朱元璋捐钱。

军营的士卒看在大元帅曾经出过家的面子上,将圆空法师放了进去。谁料到见到朱大元帅的时候,朱元璋连马都没下,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以军费开支巨大和财政赤字为由,拒绝了他。

圆空法师当时心中十分苦涩。

朱元璋当和尚是因为没饭吃,迫不得已,当了和尚之后也只是个底层,天天干苦活累活,后来连当和尚也吃不起饭了,还被寺庙赶出去到处化缘,也就是要饭。

再加上打仗确实开支巨大。朱元璋不肯出钱重建建初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今天,朱大元帅却愿意献出万贯家财,图的是什么呢?

朱元璋前倨后恭,另圆空法师百思不得其解。

圆空法师:“阿弥陀佛,施主此举会结下大善缘,敢问施主,是否有所求?”

朱元璋:“隋朝末年,少林寺十三棍僧击败王世充,救了唐王李世民。我在於皇寺出家时,也见过会武功的高僧,被五个大力士用长棍抵住腹部,凭借腹部发力,就可以将五个人都顶出一丈远。所以说佛家自古多高人。

不知道圆空法师有没有听说过,有人眼力绝佳,能隔着物品看到后面的东西?”

圆空法师:“十三棍僧练的是阵法,互有配合,他们摆出著名的“金刚伏魔阵”来,阎王来了也难逃。

於皇寺的高僧练得是硬气功,是通过锻炼呼吸吐纳方法,来提升□□的强度和抗击打的能力。

而大元帅您说的看透物品,贫僧从来不曾听说。

肉眼凡胎,怎么能看透物品呢?”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我亲眼所见,怎能不信?”

圆空:“阿弥陀佛,若是有江湖方士和大元帅说自己有这种能力,一定是装神弄鬼,大元帅可不要被他们的手段蒙骗啊!”

圆空说话耿直,直接表示您老不要被所谓的江湖高人骗了。

朱元璋:“此人不是江湖方士,而是我四岁的儿子。”

圆空第一反应是小孩心智未开,可能是随口一说,当不得真,但是立刻又觉得,如果只是幼童随口一说,难道朱大元帅看不出来吗?

朱大元帅作为一方霸主,心思缜密,运筹帷幄,岂会被一个四岁幼童所蒙骗。

于是问道:“不知道小施主现在何处?”

朱元璋踏出房门,吩咐手下道:“将标儿带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