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横扫朝鲜

第三百五十二章 横扫朝鲜

(《》 )(《)

(《》?)(《)

各团出征前,吴三桂又召集各团首领,要其务必要发挥辽东军敢打敢拼的精神,特别是一团、四团,要稳扎稳打,如遇朝鲜反抗势力,不论是正规军还是起义军,务必要打残灭战,不打击溃战,要最大限度消灭朝鲜的有生力量,要将朝鲜的反抗军打死、打怕,打得他们不敢再正视辽东军,打得他们一提起辽东军便不寒而栗,再兴不起反抗之心。(清风 )(清风?)

不论是朝鲜正规军还是起义军,都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而辽东军却已基本完成了向热兵器的转变,面对这些不堪一击的朝鲜军,辽东军完全可以以一当十,所以辽东各部不再以团为单位,不然一团两万余人,足可当朝鲜军十万大军,可此时朝鲜特别是汉城以北的广大地区,面对辽东军南北夹击,已很难再组织起超过五万人的大部队,大多只是三两万人的部队,对辽东军进行堵截。所以辽东一、二、四团,全部以营为单位,www.youxs.org,如遇有大城或是难啃的硬骨头,则几营相互呼应,聚集起来,攻城拔寨,势不可挡。(清风 )(文学阅《》?)

同时,吴三桂还令驻守汉城的吴安,将朝鲜世子请出继承朝鲜王位。朝鲜世子李?本来还傲骨十足,对辽东军上下十分不满,可当他亲眼看到在汉城刑场摆着地上千颗朝鲜义军被砍下的头颅和已被鲜血浸透的沙土时。李?终于害怕了,只能改变了主意,配合辽东军,成了辽东军手中的木偶,辽东军让他往东,他决不敢往西。

李朝未来得及撤出的其余大小官员也尽数被请进了皇宫,家小也被安置在宫中,宫中守卫也全部是辽东军卒。每日早朝如往日一般。不同的是在李?的龙椅边上还摆着一把比龙椅略小一些的太师椅,每日都有辽东将领坐在上面旁听。每日上朝,包抱李?在内地朝鲜大小官员,都得看辽东将领眼神行事,不然也许第二天便不用再来上朝了。??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352

短短五天时间,祖大寿及王顺所率的一团、四团已攻到安州、德川、永兴一线。(阅《》 )此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尽数归于辽东。战斗中辽东军彻底贯彻吴三桂的作战意图,所有反抗势力被连根拔除,被俘的近十万朝鲜军被押至辽东义州境内的鞍山矿厂,在当地驻军地看押下成为矿厂的主要劳力。同时辽东派出的大量军政人员在民兵的护卫下已开进这些地方,并迁来大股辽东百姓,开始了最初期的建设工作。

吴三辅所率的三团也攻到南浦、松林、新溪一带,与祖大寿遥相呼应,双方大军约好三日后在平壤城下会合,一旦攻陷平壤,则汉城以北再无朝鲜正规军。一切尽归辽东。

五团在吴安的率领下,也是不甘寂寞。除一营驻守仁川、二营驻守汉城外,其余三营一路向东。分头攻下了议『政府』、春川、束草、江陵等地,彻底封索了南北交通,使南方的朝鲜王再无法向北方传递任何信息,而北方的战报,也无法告知朝鲜王。

辽东军各团进展最为缓慢的便是吴三桂及何可刚地南下部队了。五天时间,他们只攻到清州、荣州一线,一方面是因为南下部队只有一团两万余人,加上吴三桂的亲卫营。也不过六个营地兵力。而南方各城却在朝鲜王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其天时地利人和地优势。与辽东军大打游击战,使得辽东军每前进一步都要面对朝鲜百姓无尽的『骚』扰。为防止粮线被袭,还得派出大军保护粮道,直到海军将五万民兵运到朝鲜负责押运粮草工作,吴三桂及何可刚才终于能腾出手来,展开手脚清理这些烦人的苍蝇。

由祖泽远率领的海军也再次传来捷报,朝鲜的最后一支海上力量釜山舰队也已在三日前被全歼,辽东舰队已占领了釜山,此时的朝鲜已经被辽东海陆大军彻底包围。据探哨来报,朝鲜王已由釜山逃往光州,并召集起了一支多达二十余万的大军,企图作最后的顽抗。只是这支二十多万地大军其中正规军不过七万左右,其余尽是临时征招的普通百姓,战力实在是有限。

而奉命前往大明请求援军地朝鲜领议政朴正楠这时已赶到了大明京师。朴正楠自当日人龙虎营逃出后,先是随朝鲜王一路撤到大田,随后便携带着李朝几代积攒下的财宝来到群山,在群山找到船支直奔大明天津港,随行的还有左参赞陈守成及十几名护卫。

朴正楠后却发现四处都是衣裳褴褛的逃难百姓,这完全不符合朴正楠心目的中大明上朝的形象。这些百姓看到朴正楠等人如恶虎一般扑了上来,若非那十几名护卫还有些本事,朴正楠恐怕已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了。而四处巡逻的大明军卒当然也不会放过朴正楠这一行十几人,若非有朝鲜王的亲笔信函,朴正楠等人恐怕已被朝鲜王的亲笔函对这些普通士卒来说,远远不如朴正楠手中的白银管用,最后朴正楠用了一千两白银,才请得一旗大明官兵护送其上路,以保安全。

当朴正楠一路风尘赶到京城时,才发现京师守卫更加森严,从随行的大明军卒口中才知道,原来此时的大明竟也是内忧外患,国内几路反军竟已攻下几省要地,虽距京城甚远,但各处逃难的难民却已蜂涌京城,给京城治安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得知这一切的朴正楠却不知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感到悲哀。高兴的是如此以来大明恐怕不会派出援军支援朝鲜,那自己也就可以远离战争,不用再返回朝鲜去面对辽东如狼似虎般的大军,可以保住自己一条『性』命,而此行携带的金银珠宝足够自己十世所用。悲哀的是如此以来朝鲜更是凶多吉少,从此以后自己恐怕便成了一个没有祖国、没有民族、没有根的人。(《》?)(《)

(《》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